文| WBO蔡夢藜
海外網12月22日電 據意大利媒體消息,意大利衛生警察發現逾410萬升葡萄酒被貼上了虛假的法定產區DOC和DOCG標簽。
綜合意大利今日網、Businessonline網消息,意大利警方近日對坎帕尼亞、威尼托、艾米利亞-羅馬涅、皮埃蒙特大區的多家酒水公司進行檢查,在那不勒斯省、都靈省、維羅納省、帕維亞省(Pavia)、庫內奧省(Cuneo)、雷焦艾米利亞省(Reggio Emilia)、薩勒諾省(Salerno)和維琴察省的33家酒水公司中,發現了大量虛假葡萄酒。
此外,從馬爾凱大區阿斯科利皮切諾省(Ascoli Piceno)出產的貼有虛假DOC和DOCG標簽的塔明娜白葡萄酒(Traminer)、蒙特普爾恰諾葡萄酒(Montepulciano)、普羅賽柯起泡酒(Prosecco)和維多利亞瑟拉索羅葡萄酒(Cerasuolo di Vittoria),已被銷往意大利各地。
早已有之,行此勾當的多為灌瓶廠
看到這條消息后,WBO聯系到了常年旅居意大利、意大利比薩大學葡萄酒專業在讀研究生宋象宇。他向WBO表示這種造假模式在意大利早已有之,自己還曾親身碰見過。這些酒主要都用于出口。
宋象宇告訴WBO:“我曾造訪過一家頗具規模的灌瓶廠,酒廠自己有印刷酒標的設備,并自稱全都生產DOC和DOCG的酒,且可以做很靈活的定制,一年出口200多個貨柜到中國。當時我就有些懷疑其生產的酒有問題,因為這些酒淡如水。”
“后來去另外一些酒莊參觀,碰到好幾家酒廠都說那家灌瓶廠自己偽造DOC和DOCG標簽,以次充好。雖說真實的DOC和DOCG級別的標簽上有號碼,但在中國很少有人會查。這些偽造DOC和DOCG葡萄酒即渾水摸魚進入了市場。”他說。
少數上規模酒廠向執法部門行賄
主營意大利酒、在意大利擁有酒廠的青島朗維卓越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于洪杰也透露:“意大利分合作社、酒莊、灌瓶廠。這種事情往往會發生在灌瓶廠身上。DOC造假多一點。一些灌瓶廠為保證產量,在自己產能不足時會從南部進桑嬌維賽灌裝。這種事情并非個案,但也不普遍。”
于洪杰表示:意大利屬于松散管理制度,DOC和DOCG規定葡萄酒需100%是法定產區原產,并會限產。比如說某葡萄園最高不能超過9噸/年。但企業可進行自我申報。而今年只有7噸,企業仍可申報9噸,多出來的2噸就從其他地方進貨。盡管有執法部門檢查,但一些灌瓶廠由于規模較大,仍會影響到當地監管部門的執法。
宋象宇也指出:個別有規模灌瓶廠,向當地監管部門行賄,用錢買路。這類灌瓶廠擁有較大產量,卻保持低調。
今年監管變嚴格,或因造假被上級政府發現
但于洪杰指出:從今年開始,意大利的監管部門突然查得非常嚴格。
他告訴WBO:“合作社的葡萄酒出口時,需在當地協會批一個證明,包括各個生產節點的時間。以前海關是不看的,現在都要看。做起泡酒時到了一定時間節點,比如要到達DOC規定的發酵期,協會今年也要過來查。”
“如今出了這樣的新聞,我猜測很可能因為更高級政府在年初就發現有企業行此勾當,故提升了監管的嚴厲程度。”于洪杰說到,“發生這種事情,涉案酒廠的釀酒師會被永遠取消釀酒資格。酒莊會受到巨額罰款,嫌疑人定罪后甚至會坐牢。”
舊世界接連發生造假案,對行業造成不良影響
法國酒廠集體造假的案件還未平,如今有曝出意大利多個酒廠造假。對于此,行業專家、深圳市智德營銷策劃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德惠指出:出現造假問題主要集中在舊世界,目前還沒看到澳洲、美國、新西蘭的酒廠曝出造假。此事值得玩味。但毫無疑問的是,法國、意大利葡萄酒造假的案件,對這兩個國家乃至整個行業都會造成傷害。
“舊世界國家往往是受到消費者尊重的,很多人認為他們是葡萄酒行業的“守護者”,包括等級體系、游戲規則都是多年傳承。但恰恰他們出現了造假,無疑會讓消費者對行業的信任產生動搖。其次,由于造假損害了這兩個國家的信譽度。對整個國家產品的出口必定也有直接影響。”王德惠說到。
進口商要學會保護自己,切勿迷信
“國外月亮比中國圓”
中國的葡萄酒進口商未來應如何應對? 商源國際酒業副總經理代鵬軒指出:進口商在采購葡萄酒時,一定首先要核查企業的信譽度,再做出選擇。
王德惠則認為:所有酒商未來跟企業簽訂合約時,必須把這一條加上去——一旦發現造假,一定要追究法律責任。要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對于所有產品,也要進行有力的核查。
“更重要的是,酒商心里也要清楚明白,別因為這些國家有歷史地位,就迷信國外的酒一定比中國的好。”王德惠說到。
(部分內容源于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