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括一切酒類知識,走進微醺酒類世界!
關注微信公眾號:酒百科(baikejiu)
以前我們寫過不少文章分析軟木塞和螺旋蓋各有利弊,比如:
有人說用螺旋蓋的葡萄酒都是差酒,我忍不住寫了這篇懟回去
軟木塞的葡萄酒一定比螺旋蓋的存儲時間更長嗎?
總體來說,對于要保護新鮮花果香氣的,尤其是白葡萄酒,螺旋蓋更好;而對于需要進行微氧化陳年從而發展出復雜風味的,軟木塞為佳。順便說一下,市面上 9 成的葡萄酒都是禁不住陳釀的,早喝口感更佳。
所以說,不能看到一瓶螺旋蓋的葡萄酒就下意識判斷,這不如隔壁那瓶軟木塞葡萄酒!
雖然總是這么強調,但為什么總有很多人覺得軟木塞葡萄酒比螺旋蓋的更好呢?特別較真的小編決定從心理學角度來全面、深入、客觀地分析這個問題。相信你看了之后,也會有恍然大悟的感覺!
首先,有一種常見的心理學效應叫做“慣性心理效應”。
就是說很多人都有按照某種熟悉的方式或習慣去想問題、做事情的傾向。
軟木塞作為葡萄酒瓶塞的歷史可以追溯到 17 世紀,而螺旋蓋的使用只有區區數 10 年。幾百年的傳統,大家習慣性地認為,葡萄酒塞就該是軟木塞,其它都不是“正道”,這也很正常嘛。
其次,有一種更常見的心理學效應叫“刻板印象”。
這說的是大家對某個事物形成了一種概括固定的看法,并把這種看法推而廣之,而忽視個體差異。也可以叫以偏概全。
我們知道,螺旋蓋多是新世界產酒國愛用,比如澳洲、新西蘭等;而舊世界產酒國,比如法國、意大利等,多喜歡致敬傳統,很多時候甚至更新換代能帶來效益他們也不會做,理由僅僅只是“我爸和我爺爺都是這樣做的”。
而全世界最貴的葡萄酒出自哪些國家?舊世界可以說是壓倒性勝利。于是就很容易讓人得出這樣的推論過程:愛用軟木塞的產酒國出產了很多高端酒,比愛用螺旋蓋的那些高端,價格也更貴→軟木塞葡萄酒比螺旋蓋葡萄酒高端且更貴。
看起來沒毛病?但是新世界國家也會用軟木塞啊!所有國家,想用啥用啥。很多新世界國家的酒莊就是偏愛螺旋蓋,管它高端酒、低端酒都用螺旋蓋。當然,反之亦然,也很多國家的酒莊就是愛用軟木塞,哪怕是賣得比水還便宜的葡萄酒,也用軟木塞。你上哪兒說理去?
末了,還有一種更更更常見的心理學效應叫做“安慰劑效應”。
舉個通俗點的例子來說,比如你感冒了,抓了顆感冒藥吃,其實藥早已過期失效,但由于心理作用,吃下之后你仍感覺好多了。延伸之意就是,人因自己的心理預期而影響了自己的主觀判斷。
在飲食上,它有個演化的說法,叫“儀式感”。也就是說,在喝到一款酒/吃到一份食物之前,經過越復雜的手續、花費的成本越高,我們的大腦就會預感它更加美味,而真正到嘴的時候也會因心理作用而覺得它確實更美味。這就很容易解釋為什么看著海某撈小哥哥當面拉出的面會比做好再端上來的感覺更好吃。
軟木塞相比螺旋蓋是非常難開啟的,開軟木塞甚至是侍酒師培訓的必要課程。為此我們還寫過一篇:入門:3 招教你輕松打開一瓶葡萄酒 。
此外,開軟木塞的工具也是五花八門,還因此出了很多名牌酒刀,貴的能成千上萬。
這樣花了更多錢,欣賞了一場復雜的開瓶手續才喝到的葡萄酒,很容易就讓你覺得,這酒得來不易,肯定更好喝!
對照一下自己的心理狀態,是不是一毛一樣?所以說,這都是心理因素鬧的。不過也有人說了,那軟木塞成本就比螺旋蓋高啊!是的沒錯,但是除了少數講究的酒莊,市面常見的大多數軟木塞,均攤下來,它能多出幾毛錢的成本呢?
萬變不離其宗,喝酒買酒得看酒,看包裝真不靠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