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有一個錯誤的認知,以為白酒已經有幾千年歷史,甚至有人把白酒標榜為“傳統文化”“國粹”,這是完全不了解白酒的起源。
白酒的歷史比你想象的要短多了
酒的出現是很早的,這一點毋庸置疑,但三千年前出現的酒是屬于發酵工藝的黃酒。而白酒的起源歷來說法不一,但學界最為主流的兩種說法:一是起源于宋,二是起源于元。白酒最重要的工藝就是蒸餾,只有蒸餾才能提升酒精度,要想蒸餾就必須有蒸餾器,這也是研究白酒歷史起源的關鍵所在。當然很多文獻顯示,蒸餾技術的出現可能早于宋代。但進一步的研究也發現,那時候蒸餾技術并不用于釀酒。所以即便頂格算,白酒的歷史都很難超過一千年,如果按元朝時期傳入蒸餾器算也就六七百年。
白酒的普及在新中國之后
雖然白酒有一定的歷史,但并不意味著白酒已經很普及。
白酒的技術工藝也是隨著工業化在不斷改進的,只有工業化才可能大規模生產。也正是有了大規模生產才讓白酒真正“飛入尋常百姓家”。新中國成立了之后,大量的小型酒廠被國有化。同時作為輕工業,白酒的釀造技術在不斷改進。1956年,國家為提高白酒出酒率,在山東省煙臺市組織了以提高出酒率為重點、以改進工藝操作為突破口的試點,取得了顯著的成果,出版了中國白酒業第一部白酒工藝用書——《煙臺操作法》。20世紀60年代初,以四川省食品發酵工業研究設計院為主,在四川省永川地區組織了試點,并正式出版了《四川糯高粱小曲酒操作法》;1957年又在四川省瀘州市進行了試點,在瀘州老窖曲酒廠總結了瀘州老窖傳統工藝;1964年該所又接受國家輕工業部的任務,進行了人工改窖、新窖老熟的研究工作。
正是50年代的國有化、規模化和工業化,白酒才迎來了巨大的發展時機。我們現在所有熟悉的品牌,幾乎都是國有背景。結合歷史看,也就不難發現,白酒的普及就是從新中國開始的,才短短幾十年時間而已!
誰是白酒的消費主力軍
結合新中國白酒工業化發展看,目前白酒的消費主力軍正好和50、60、70及部分80后男性相吻合。這幾代人正好是現在社會的主流,在飯桌上他們可能就是領導、長輩、重要客戶等等,而他們作為飯局“主角”自然白酒也是主角。
其實,說白了,誰占據了社會主導地位誰就構建了社會文化,也就自然地引領了消費市場。而人的更新迭代是歷史不可阻擋的潮流。白酒曾經也不是主流,從黃酒、米酒到白酒、啤酒,社會一直都在向多元化方向發展。
誰說過了40歲后就會喝白酒的?
這種言論非常多,說這句話的人無非就是年過40的人無法理解更年輕的人而已。白酒作為高度蒸餾酒,度數高醉得快。而人過中年后,不是上有老下有小就是人生充滿了各種無奈,酒精的麻痹作用對于有些人來說幾乎是必需品。半夢半醒或醉生夢死都能讓人忘記現實世界。那么其他酒,白蘭地、威士忌、朗姆、伏特加也能做到。
而且有此感嘆的人,基本上在更年輕的時候也沒嘗試過更多的酒。或者僅僅嘗試過一些低劣的酒就一竿子打死,認為其他酒都不行。但其實自己根本也不懂,也沒有深入嘗試過。
年輕人在構建屬于自己的時代
人的消費行為是受時代影響的,什么樣的文化環境造就什么樣的消費需求。50年代大力發展白酒,讓50、60、70后開始廣泛接觸白酒;而在90年代后,國際貿易劇增,酒吧開始普及讓很多人喝到了洋酒、雞尾酒;2000年后伴隨著互聯網的崛起,90、00后對世界的視野更加廣闊、對各類文化的需求也更加多元,這一點在酒上也有明顯的表現。
70和80后一批人,在文化環境上并未擺脫被50、60后的影響,可以說在酒的需求上依舊跟隨了50和60后的步伐。而90、00后則在這一點上明顯要不同,多元的世界給了他們更多元的選擇。這并不意味著90、00后不需要酒精,這兩代人依舊需求旺盛,但對于喝酒的場景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
《中國新聞周刊》發布的對酒局文化的數據調查顯示:68萬人的投票有57.2萬人選擇了極度反感,9.8萬人選擇身不由己。這一數據樣本,足夠大,足夠有壓倒性優勢。年輕人對酒局文化完全不想接受!
而白酒,主要的消費場景正是酒桌。在酒桌上的各類虛情假意的敬酒是酒局文化的主要部分,這一點年輕人是拒絕的。而年輕人更喜歡輕松、個人化的場景,這種環境下催生了”微醺”時代的到來。
《巨量引擎2021食品飲料行業白皮書》顯示,年輕人對于微醺的需求正在極速上升。(Z時代:主要指的是1996-2010出生的互聯網一代。)不僅如此,年輕人更愛獨自飲用,即使是飯局更傾向于朋友間的聚會小酌。
而根據小紅書的數據顯示,低度甜酒越來越受到年輕人的青睞。這些低度甜酒主要是:起泡酒、果酒、清酒、預調酒等。同時還包括部分預調雞尾酒、精釀啤酒等。
這三組數據非常明顯地給出了年輕人對于酒的態度。一是白酒飯局衍生出來的酒桌文化是年輕人非常反感的;二是年輕人更喜歡獨自微醺或者輕松的環境下喝酒,三是年輕人對于酒的選擇更加多元化。
多元,才是世界
科技的發展會催生不同的文化,作為文化的一部分酒當然也是一樣。在過去的幾千年中,人類始終是農業社會,科技進步非常緩慢。所以世界各地的酒都是以發酵酒為主,我們中國也是如此。黃酒、米酒是真正的具有幾千年的酒文化。但科技的發展帶來了蒸餾器,于是白酒出現了,成為主流的白酒并沒有讓黃酒消失。隨著工業革命的到來,航海技術爆發,19世紀末啤酒進入中國,如今也成了酒類市場的重要角色,但白酒的地位依舊無法撼動。20世紀工業化繼續推進,信息化時代到來,全球貿易更加頻繁,葡萄酒、洋烈酒、清酒、果酒、預調雞尾酒迅速在年輕人中風靡。
誰掌握了話語權,誰就定義了社會規則,誰定義了規則誰就是主角。從新中國到現在,社會的話語權在50、60、70及80初手里。酒桌規則是社會規則的縮影,自然白酒占據了重要地位。普遍受教育程度更高的90、00后,在互聯網時代里已經在默默地構建自己的消費時代。他們正在拋棄令人厭惡的酒局文化,也會不打招呼地順帶著拋棄白酒。
比喝什么酒更重要的,是有什么樣的喝酒觀。關注@葡萄酒小漆,讓喝酒多一點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