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蘭地和威士忌有什么不同?其實對于這個問題估計有些人還是比較頭疼的,因為都是一種洋酒。但是白蘭地和威士忌還是很多不同之處,釀造原料不同、喝法不同。下面小編就跟大家說說白蘭地和威士忌釀造、陳年色澤還有喝法上的區別。
白蘭地
白蘭地,原產于荷蘭。現在,一般以葡萄為原料,通過蒸餾釀成的酒均稱為“白蘭地”,而以其他水果為原料,通過同樣的方法制成的酒,常在前面加上水果原料的名稱以區別其種類,如“櫻桃白蘭地”、“蘋果白蘭地”等。白蘭地酒精度一般在40-45度,色澤金黃透明,香醇濃郁。白蘭地釀制過程中貯藏期越長其品質越好,一般用五角星來表示老熟程度,每一顆代表5年。當今被譽為洋酒的法國“人頭馬路易十三”在白蘭地酒中負盛名。
用白葡萄酒蒸餾制作白蘭地。原料酒的發酵工藝與傳統法生產的白葡萄酒(不宜用紅葡萄釀成的白葡萄酒蒸餾白蘭地,原因是在發酵時生成較多的雜醇油,蒸出的酒液質地粗糙)相同,當發酵完全停止時,殘糖已達到0.3%以下,在罐內進行靜止澄清,然后將上部清酒與酒腳分開,取出清酒即可進行蒸餾(酒腳要單蒸餾)。白蘭地是一種具有特殊風格的飲料酒,它對于酒度的要求不高,一般在60-70%(v/v)的酒精中,能保存它固有的芳香,因此白蘭地的蒸餾方法至今停留在壺式蒸餾機上(采用壺式蒸餾還另有益處就是壺是用銅制成的,在加熱蒸餾過程中,生成了銅的丁酸、乙酸、辛酸、癸酸、月桂酸鹽。這些鹽是不溶性的,故就除去了味道不夠好的這些酸,有利于白蘭地的質量)。
壺式蒸餾是采用直接火加熱進行兩個連續的蒸餾步驟。即先將原酒蒸成低度酒,在容量為150-500l的壺中加入新發酵好的原料酒,一直加熱蒸至蒸汽中含很少的酒精為止,約需8小時或更長時間,餾出液(即粗餾原白蘭地)酒度為24-32%(v/v)。取部分酒尾分開存放,把壺放空,再放入新的原酒及上次蒸餾所得的酒尾,進行第二次蒸餾。同法,進行第三次蒸餾。將3次蒸餾所得的主要餾出液合并后復蒸,復蒸時間要長些,約14小時,也要分去1%-2%的酒頭或部分酒尾,其主要餾出液的平均酒度為58-60%(v/v),即為原白蘭地。將原白蘭地酒進行與調配,再經過貯藏和一系列的后加工處理,后裝瓶出廠。
威士忌
威士忌,源于愛爾蘭。一般以大麥麥芽蒸餾,很多國家都有,以蘇格蘭威士忌為有名;美國的有杰克丹尼等。威士忌一般存儲10年以上,20年以上就開始退化了。 whiskey也有以玉米或其它谷物為原料,經過醣化,發酵,之后進行蒸餾,木桶儲存所得到的熟成的酒,在陳年的過程中酒色也由原來的無色透明轉為或淺或深的琥珀色。一般而言,清淡的威士忌僅儲存四年即可,在標簽上可看到不同年份的表示。
威士忌是一種用谷類制成的酒,在原料方面不如白蘭地那么嚴格,因此,當今世界上威士忌的品種泛多,牌子更煩。我們要認識威士忌,必須刪除各種雜類,大致上可分為如下幾類:蘇格蘭威士忌、愛爾蘭威士忌、美國威士忌、以及黑麥威士忌。威士忌的蒸餾技術從何時開始,并不十分清楚,但是威士忌發源于愛爾蘭的說法是可以肯定的。煉金術于四世紀左右,在埃及一帶整合為一系統,向西方擴展到非洲北部,并于中世紀初傳到西班牙,在這漫長的流傳過程中,偶然發現在煉金術的鍋爐中放入某種發酵液體會產生酒精度數強烈的液體,這就是人類初次獲得蒸餾酒的經驗。煉金術士把這種酒以拉丁語命名為生命之水(aqua vitae),且視為長生不老的秘方至寶。這種蒸餾制酒的方式,傳到了北愛爾蘭,他們把當地的麥酒蒸餾后,產生了強烈的酒,他們把這種酒,用當地的語言直譯為ulsge-beatha,這就是威士忌的起源。
現今世界各地都生產威士忌,只要知道取得谷物的方法,有蒸餾、成熟的設備和生產的技術大家都可以制造出威士忌,但是要制造出優良威士忌,則須從釀造到成熟的生產過程中對于適合的氣候土壤、高科技的釀造技術,釀造者的敏銳感覺都有嚴格的要求。具備這些優良威士忌有五個地方。蘇格蘭(英國不列顛島北部)生產的是蘇格蘭威士忌(scotch whisky)愛爾蘭(包括由政治上屬英領的北愛爾蘭自治州和愛爾蘭)不管那個領土上所生產的,都稱愛爾蘭威士忌(lrish whiskey)。
白蘭地是屬于貯藏年份越久,品質越好的類型,一般用五角星來表示熟成程度,每一顆代表5年。
威士忌一般存儲10年以上,20年以上就開始退化了。一般而言,清淡的威士忌僅儲存四年即可,在標簽上可看到不同年份的表示。
白蘭地色澤金黃透明,香醇濃郁。
威士忌,在陳年的過程中酒色也由原來的無色透明轉為或淺或深的琥珀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