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12月25日是圣誕節,是紀念耶穌生日的“洋節”。但是你知道嗎?“圣誕”這個詞本身可不是舶來品。
那么“圣誕”原本是什么意思呢?顧名思義,“圣誕”就是圣人的誕辰,其源頭可以追溯到圣人孔夫子身上。中國可是有悠久的慶祝“圣誕”的傳統呢!
你可別不信,這可是有史料記載的。
清朝《榆巢雜識》中記載道:“雍正五年,詔自今八月二十七日先師孔子圣誕之期,禁止屠宰。”
到了民國時期,魯迅先生在《三閑集》中有言:“文宣王大成至圣先師孔夫子圣誕……今年圣誕,尤為熱鬧,文人雅士,則在陶園雅集,即席揮毫,表示國粹。”
很明顯,這些資料中記載的“圣誕”絕非我們今天互道“Merry Christmas”的圣誕節,他們紀念的是一代圣人孔子的誕辰。
作為我國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首創儒家學說,倡導仁義禮智信,對后世影響深遠,被尊為圣人實至名歸。
同時,他不僅在思想政治教育上造詣頗高,就連喝酒這件小事,也有一套值得我們學習的理論呢!
一、孔子提倡理性飲酒
雖說酒逢知己千杯少
孔子告訴我們
喝酒這事還需量力而行
子曰:“唯酒無量,不及亂。”
寥寥幾個字
道出了孔子的酒量很大
但他從不會讓自己喝醉失態
沒想到孔老夫子還是個理智的“酒鬼”
此外孔子還經常反省自己
除了我們熟知的“三省”
孔子還有“第四省”
↓↓↓
“不為酒困,何有于我哉?”
意思是反思自己有沒有因喝酒而誤事
這“第四省”你做到了嗎?
二、孔子提倡喝酒要講究禮儀
在孔子眼中
即便是飲酒
禮節也不可荒廢
《論語》中有言:
“鄉人飲酒,杖者出,斯出矣。”
這里講的是孔子與鄉人飲酒,要等到在場的年長者都離開之后,自己才離開。
有一次弟子向孔子問孝,孔子答曰:
“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
意思就是晚輩要幫助長輩做事
有好酒好菜就讓父母先享用
三、孔子提倡喝酒要注重品質
兩千多年前的孔老夫子
對于食品安全是非常謹慎的
《論語·鄉黨》中講到孔子
“沽酒市脯不食”
指的是孔子從不吃街上買的酒和肉
這是因為當時物質水平較低,食品安全問題比較嚴重,所以盡量避免飲用外面賣的酒。不像現在,買酒認準靠譜的大品牌,品質就有保障。
理性喝酒、喝酒合禮、喝酒講究,孔子的飲酒觀至今看來依然十分適用。我們應該時常與身邊的朋友家人一起舉杯,以杯中之酒佐味美好生活,切勿貪杯過量。
今天,你喝張裕解百納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