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有不少朋友在進口葡萄酒的酒標上看到過“Contains Sulfites”的字樣,意思是“內含硫化物”,這硫化物怎么就大大方方地寫酒標上了,這合理嗎?
其實,葡萄酒中的硫化物主要指的是二氧化硫(SO?),它本來就是一種再常見不過的食品防腐劑,莫名其妙地讓人聞風喪膽,二氧化硫也很委屈。對于葡萄酒來說,二氧化硫可是維持“年輕”的秘密武器,主要起到抗菌防腐和抗氧化的作用。
它既可以抑制微生物的活動,又不會影響經人工選育的有效酵母的活動,還會在氧氣入侵時一馬當先,擋在其他易氧化物質之前與氧氣發生作用,就連氧化酶的活動也被二氧化硫穩穩拿捏;如果力不從心,讓氧氣得逞生成了醛類物質,二氧化硫也可以與其結合,最大程度降低氧氣對酒液的影響。
可以說,二氧化硫在保持葡萄酒風味的純凈度與新鮮度上起了很大的作用,就像是葡萄酒的“保鏢”。如果沒有二氧化硫,葡萄酒通常只能保存很短的時間,且發生醋化的幾率會大大增加。
如此兢兢業業的二氧化硫,以后可別再冤枉人家了。
那么,葡萄酒中的二氧化硫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嗎?
世界各國對人為添加的二氧化硫含量都有著嚴格的要求,就拿歐洲來說,歐盟要求干紅葡萄酒中的二氧化硫含量限制在150mg/L以下,干白、干型桃紅、甜紅葡萄酒在200mg/L以下,甜白、甜型桃紅葡萄酒在250mg/L以下。檢驗合格且成功投向市場的葡萄酒內二氧化硫的含量極低,甚至遠遠不及我們經常吃的果脯中添加的量,因此大可不必談“硫”色變。
既然無害,為什么要將含硫成分標志出來?
先不論葡萄酒的發酵過程本身就會生成硫化物,就論在釀制時加入硫化物這種做法,也是從17世紀就開始了,沿襲至今早已經過幾代人的健康考證。雖說是妥妥的沒問題,但也存在非常少的一部分人對此類物質過敏,因此,酒莊也一直在努力降低二氧化硫的使用來以防萬一,并且以非常文明友善的姿態將含硫信息標在酒標上,以使這一人群注意到可能的潛在刺激。
說了這么多,總結下來一句話——啥事兒沒有,放心大膽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