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WBO 團隊
近期,又有兩起在葡萄酒中添加甜蜜素的事件被市場監管部門通報:新疆伊珠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純紅葡萄酒經檢驗“甜蜜素(以環己基氨基磺酸計)”項目不合格;煙臺金沙岸葡萄酒有限公司生產98號萊美特干紅葡萄酒抽檢不合格,其不合格項目也源自甜蜜素。
葡萄酒中添加甜蜜素,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WBO此前也曾做過多次報道,其帶給行業的陰影始終揮之不去,那么這種情況屢禁不止,有沒有更深層次的原因呢?
01
添加甜蜜素來改善口感
甜蜜素,化學名稱為環己基氨基磺酸鈉,是食品生產中常用的添加劑。最新研究表明經常食用甜蜜素含量超標的飲料或其他食品,就會因攝入過量對人體的肝臟和神經系統造成危害,特別是對代謝排毒能力較弱的老人、孕婦、小孩危害更明顯。
據國標GB15037-2006《葡萄酒》里規定,葡萄酒不得添加甜味劑。
寧夏攬翠酒莊釀酒師邵青松告訴WBO: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由于某些產區因為風土原因,產出的葡萄原汁質量有缺陷,用這樣的原汁來釀酒必然導致酒體圓潤度不夠,所以才會導致添加甜蜜素的現象發生。此外,他還認為相比添加蔗糖,添加甜蜜素不存在二次發酵的風險,且成本低廉,所以才有不良廠商違規添加,來迎合部分消費者的口感需求。
上海一位葡萄酒進口商則表示,在意大利有的酒莊也會在干紅中加入葡萄濃縮糖漿,將其改造成半干半甜型酒,并且葡萄濃縮糖漿的價格很低,甚至比甜蜜素還要便宜,因此不會出現添加甜蜜素的現象。
02
低價競爭和貼牌商推波助瀾的結果
深圳智德營銷公司總經理王德惠認為,中國市場地域廣闊、且由于東西部經濟發展不平衡,加上各地葡萄酒教育深入程度不一,導致葡萄酒消費市場存在較大差異,這就給了一些不法廠商可乘之機。在相對注重價格的區域,廠商違規添加甜蜜素來降低成本,在迎合消費者口感的同時,通過走量來獲利。
曾在一家葡萄酒生產企業擔任負責人的朱先生告訴WBO:一些貼牌商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尤其是那些渠道商貼牌的產品出現這種違規行為的可能性較大,這是渠道商為了追求更大利益所致。
WBO調查發現,被檢出甜蜜素的新疆伊珠純紅葡萄酒在淘寶上6瓶售價150元,單瓶價25元。盡管記者沒有查到98號萊美特干紅葡萄酒的價格,但從被檢出地點——南通市通州區二甲鎮潤盛生活超市來看,并非知名商超。可見添加甜蜜素的葡萄酒確實在低價位段、非主流流通渠道出現的幾率較高。
03
那有沒有辦法來改變這種情況呢?
朱先生指出:葡萄酒生產企業首先要從源頭上守住質量關。一家有社會責任,有品牌意識的企業不會生產出這種產品。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WBO,國家對干紅葡萄酒的標準有嚴格規定,確實有一些廠商在原料品質達不到要求的情況下,通過添加甜蜜素來改善口感,但這屬于飲鴆止渴的做法,畢竟這是違反國家法規的,對企業品牌也有負面影響。他建議,在這種情況下,廠商并不一定非要在干紅這一棵樹上吊死,轉變一下思路,在國家法律法規許可的范圍內,將其生產成果露酒,在保持價格競爭力的同時也不違規。
部分信息來源:中國質量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