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酒評家,許多葡萄酒迷腦中會想到羅伯特-帕克,這位美國人對葡萄酒敏感的嗅覺與味覺,影響著許多葡萄酒消費者的購買心意,而且還影響著部分葡萄酒的價格。法國作為葡萄酒文化的大國,天經地義的肯定要有自己的酒評家:Michel Bettane。
在歐洲,Bettane是第一個指出1982年這個波爾多酒世紀年份的酒評家。他的判斷后來被家羅伯特-帕克在其著作中引用,成為之后幾十年行家選酒的“金科玉律”。與后者相比,這位自由游走在藝術與文學之間的酒評家,更多了一些傳奇色彩。學生時代研習古典音樂的Bettane,曾懷揣著成為樂團指揮的夢想。
大學畢業后,Bettane成為了一名法國文學教師。出于平時對葡萄酒的喜愛,他在1977年報名參加了英國人Steven Spurrier在巴黎創辦的葡萄酒學院L’Academie du Vin的品酒課程,當時,正值Steven Spurrier組織的 “巴黎評判”品酒會的第二年。在Steven Spurrier的幫助下, Bettane逐漸將他在音樂與文學領域的領悟力施展到紅酒品鑒里。很快,他憑借過人的鑒賞力和對風土的了解成為這所葡萄酒學院的講師。
之后幾年,Bettane開始為當時正處于低迷期的《葡萄酒評論雜志》(RVF)寫酒評。在他和雜志主編Thierry Desseauve的努力下,《葡萄酒評論雜志》重新成為了葡萄酒界的權威刊物。2004年,他和Desseauve離開這家雜志,共同創立了按年度出版的著名的《Bettane & Desseauve法國葡萄酒指南》。
如今的Bettane作為法國最權威的酒評家,受到各大酒莊和消費者的敬重,但他卻始終保持著低調的作風,從不以葡萄酒評論界的“大腕”自居。他曾公開表示:酒評家應該在酒莊和消費者之間起到橋梁的作用,而不是引導消費者去喜歡某種特定的口味。“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口味,對我個人而言,各個葡萄酒產區都有我偏愛的葡萄酒,在波爾多右岸是Haut Brion酒莊, 在Vosne Romanée村是Leroy, 而在Meursault村則是相對名氣小一些的Olivier Leflaive酒園。”
說起音樂,這位酒評家眼前一亮:“每一個樂符都有它的特性,或是雄壯,或是柔美,強烈抑或舒緩,對這些音符的印象都轉化成文字刻在我的腦海里,在品嘗葡萄酒的時候,對酒的文字描述又讓我將它們和音樂聯系在一起。”
葡萄酒,古典音樂和法國作家蒙田的文學作品已經成為了Bettane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前不久,它還客串了法國Radio Classique電臺的音樂節目,與主持人暢談古典音樂。對于中國,Bettane表示出極大的興趣,今年11月由他組織的Grand Tasting品酒會將第三次在香港舉行。私下里很喜歡中國菜的Bettane認為,從普遍意義上講,白葡萄酒適合搭配清淡一些的粵菜,而使用較多辣椒的川菜,則只有威士忌或干邑這樣的烈酒才能鎮得住。
最近幾年中國人一直很喜歡拉菲,Bettane說拉菲在亞洲增強市場宣傳力度的時候都一直沒有放棄追求高質量,那么中國人對于品牌效應喜歡拉菲也是對的:“跟法國人不熟悉威士忌,但說到威士忌,每個人都知道芝華士, 這就是品牌的功能。等中國人知道更多的紅酒知識以后,或許對拉菲會沒有那么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