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國III》拍得好不好,目前還有爭議,但取得冠名權的葡萄酒品牌法國柏閣因該紀錄片一炮走紅,應該是板上釘釘的事。可以肯定的是,這家為了冠名而向央視豪擲1.18億元的企業,成名后撈回幾倍甚至幾十倍的收益,都是小菜一碟。
顯而易見,法國柏閣在中國市場賺了,其中國同行就會不高興。事實上,像法國柏閣這樣“入侵”中國市場的國外葡萄酒品牌有很多,它們給中國葡萄酒企業帶來了相當大的生存壓力,讓后者“忌恨”已久了。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葡萄酒產量達100.1萬千升,比2016年減少13.6萬千升,累計增長-5.3%。據透露,近5年,國產葡萄酒產量每年平均降幅為6%左右。與此同時,葡萄酒進口價量齊升,瓶裝酒進口額25.5億美元,同比增長16.4%,近5年平均漲幅達到15%以上。盡管未有關于葡萄酒消費情況的數據披露,但業內人士均從不同渠道得到中國葡萄酒消費額呈上漲態勢的信息。
中國葡萄酒市場容量在擴大,但國產葡萄酒銷量卻在一年年減少,國內葡萄酒企業能不著急上火嗎?看著進口葡萄酒品牌賺得盆滿缽滿,當然會來氣。那么,是什么原因導致了這種現狀?除了“敵人太強大”,更主要的則是“自己太無能”。
“無能”的典型表現之一,就是盲從。分析人士指出,中國葡萄酒開始產業化和規模化的早期,國際上流行什么、甚至國內人首先聽說什么,企業就一股腦兒的種植什么,生產什么。從上世紀80年代的全國“干白熱”、90年代的“赤霞珠干紅熱”、一直到今天的“酒莊酒”“冰酒”鋪天蓋地,葡萄品種選擇、酒種開發的盲目性問題至今并未得到真正解決。目前,全國的葡萄產地都在種赤霞珠,葡萄酒企業都生產干紅,甚至連西部一些低溫地區也在發展需要較高積溫的赤霞珠,而東部一些溫暖地區甚至南方卻在生產“冰酒”,這種不考慮品種區域化和酒種區域化的科學發展,眼睛只盯著市場,盲目跟風的生產方式,只能讓產業市場陷入惡性循環的困境。
企業盲從,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國家對這一產業不夠重視,其典型表現就是相關法律法規的缺失。世界上主要葡萄酒生產國均有針對葡萄酒行業的明確的法律法規,涵蓋葡萄園的種植、葡萄酒的釀造及裝瓶、包裝、銷售等環節,這為行業的良性運作和葡萄酒的品質提供了最基本的保障。以法國為代表的歐盟葡萄酒生產國的葡萄酒法律法規更是嚴格而系統,對每個地區的葡萄品種、種植數量、釀造過程、酒精含量等都有明確規定,并且要得到專家認證。而中國目前還沒有針對葡萄酒行業的專門立法。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為,目前中國消費者對葡萄酒的消費需求在增長,而國產葡萄酒產量卻在下降,證明國產葡萄酒不能匹配消費端的需求。從行業的角度看,產量下降是“令人悲觀的”,而從企業的角度看,這或許是利好的消息。原來國產葡萄酒的產品結構偏向中低端,如今慢慢往中高端發展,因此呈現量跌、利潤增長的趨勢。當然,要抵御國外葡萄酒品牌的大舉“入侵”,保住更多的市場份額,還得長遠打算,讓整個產業進行一次升級。這就要借鑒國外葡萄酒產業發展的先進經驗,以葡萄原料基地建設為依托,以品牌引領和技術創新為支撐,優化資源配置和品種結構,加大政策資金扶持力度,建立標準化生產和產業化經營體系,培育具有中國特色的葡萄酒文化,促進中國葡萄酒產業形成較強的市場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