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拉菲,我們都不陌生了,或者你對于“來瓶82年拉菲”更加熟悉吧!就是這句話又引爆了一波拉菲熱潮,現在的拉菲完全可以用“葡萄酒一哥”來形容,但是關于拉菲的歷史和由來你知道嗎?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拉菲紅酒歷史是怎樣的曲折離奇!
史料上對于拉菲的記錄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1234年,當時修道院遍布大小村鎮,位于法國波爾多普依勒北部的拉菲所在的地方在那時正是維爾得耶(Vertheuil)修道院。
拉菲是波爾多紅酒當中最出眾的,早在1855年的評級表中,拉菲已經排名第一。當年的排名是以該葡萄酒的售價、酒質及知名度為標準的。拉菲的特性是平衡、柔順(陳年酒),入口有濃烈的橡木味道。有些熱愛雪茄的朋友認為,拉菲入口帶有夏灣拿雪茄盒的獨有香味,十分特別。
拉菲(Lafite)在當地方言中解釋為“小山丘”,14世紀開始屬于中世紀領主的財產,當時已經有人開始種植葡萄樹。拉菲莊園直到17世紀西格爾家族的到來才真正發展起來。西格爾是在拉菲建立葡萄園的第一人,時間約在1670年至1680年。他的兒子亞歷山大于1695年繼承了莊園,并通過聯姻取得拉圖莊園的掌管權。
18世紀初,拉菲莊園葡萄酒打入倫敦市場,在當時法國首相的支持下,尼古拉從路易十五處獲得“葡萄酒王子”的封號。
拉菲莊園葡萄酒從此榮升為“國王之酒”,整個凡爾賽宮從此只討論拉菲,甚至有傳說杜巴麗夫人(路易十五寵愛的情婦)不喝其他飲料解渴,除了拉菲!
由于尼古拉·西格爾侯爵膝下無兒,酒莊由其四個女兒分割,拉菲于是與拉圖分家。 1784年,尼古拉長女的兒子由于負債累累,被迫出賣莊園,幸得波爾多第一屆議會主席尼古拉插手將土地重新買回。此后的六七十年中,拉菲主人更替頻繁。 1868年羅富齊家族在拍賣會上購入拉菲莊園,由埃里男爵(Baron Elie)主管酒莊復興工程。羅富齊家族對拉菲莊園的發展起了重大的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拉菲酒莊經受了更多的磨難。隨著法國的失守,美度地區被德軍占領,拉菲莊園不再屬于羅富齊家族,而成為公眾管理的財產。拉菲莊園在這一時期經歷嚴峻的考驗。
在埃里男爵(Baron Elie)的主持下,拉菲莊園的一系列重建工作展開,他大力改革莊園,成功擴大拉菲莊園的發展空間。之后隨著拉菲莊園酒的市場不斷擴大,特別是美國市場的開拓,價格不斷回升。
時至今日,拉菲已經成為葡萄酒界數一數二的巨頭了,我們中國酒友也變成了拉菲的忠實粉絲,幾乎每一年拉菲在中國的銷量都是最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