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新浪博客:博學為主】
從卡塞雷斯一路向南就是羅馬時期就有的古城梅里達(Mérida)。梅里達是西班牙中西部埃斯特雷馬杜拉自治區首府所在地。梅里達全名很長:“至高貴、古老和忠誠的城市梅里達”(Muy noble, antigua y leal ciudad de Mérida)。
狄安娜神廟
來梅里達的原因是因為這里是西班牙最漂亮的古羅馬式城市之一,由當時的羅馬人在其戰略要道上所建。由于其杰出的建筑工藝,一些古羅馬建筑經歷了大自然的長期嚴峻考驗,較好地保留至今。
腓尼基人離開之后,凱爾特人、羅馬人相繼來到此地,后來又因其位于銀之路Via de la Plata的要塞而繁榮起來。
梅里達的歷史跟古羅馬人占領伊比利亞半島有著密切的關系。大約于公元前25年,羅馬皇帝奧古斯都的女婿阿格里帕(Agrippa)率領的古羅馬軍隊進駐梅里達城,受羅馬帝王奧古斯托之命建立,城市的第一個名字艾梅里達·奧古斯托(Emérita Augusta)有可能就來自于這個皇帝。羅馬人占領伊比利亞半島后,把這里劃分為三個省,梅里達為盧西塔尼亞(Lusitania)省的省府,之后成為羅馬帝國最繁榮昌盛的城市之一。在隨后的幾個世紀里,直至西羅馬帝國滅亡,梅里達是極為重要的司法、經濟、軍事和文化中心。因此,梅里達享有“西班牙的小羅馬”之稱。
最初在梅里達駐扎了來自古羅馬第五軍團和第十軍團的退役士兵,在坎塔布里亞戰爭后,羅馬用瓜地亞那河平原的土地來犒賞他們。
古羅馬競技場
羅馬人統治時期,為了拓展伊比利半島西部的商機,修筑了一條以塞維利亞為起點的古商道,一路向北延伸到希洪,稱之為“白銀之路”。梅里達,就是白銀之路上的一個重要樞紐。白銀之路用于商品、礦產、貿易、畜牧的運輸。另外一條通過梅里達的大道連接了托萊多和里斯本。
圣母大教堂
公元五世紀,斯維匯人把梅里達作為其王國的首都,此后,西哥特人由相繼在這里定都,因此梅里達在政治、經濟和文化方面一直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在西哥特人的統治之下,這個城市在一段時間內保持了古羅馬帝國首都的地位,一直到遷都托萊多。
阿拉伯人的入侵使得梅里達成為戰略要塞,“白銀之路”也成了伊斯蘭教勢力統治下的天主教徒得以從安達盧西亞前往圣地亞哥朝圣的必經之路。
直到1230年,天主教國王阿豐索九世(Alfonso IX)重新征服了梅里達,該城隨后成為了圣地亞哥教團的總部。在天主教國王統治期間,梅里達在政治上的重要性開始得到恢復。此時,西班牙進入了大航海時期,他們從中南美洲搜刮來的大量財富,也經由白銀之路運送至各地。白銀之路與西班牙的貿易發展緊緊相扣,在西班牙歷史中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由于與葡萄牙接壤,在奧地利和波旁王朝統治期間,梅里達經常處于兵家爭奪之中。
法國入侵西班牙后,梅里達丟失了很大一部分歷史和藝術財富。上個世紀,梅里達才逐漸成為西班牙鐵路運輸中心,工業和服務業得到發展。
梅里達在古羅馬時期的繁榮昌盛使她保留了大量且完整的羅馬遺跡(有22個遺產點),1993年,梅里達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稱其為“古羅馬帝國時期以及后來很長一段時期內外省省府建設的杰出典范”。梅里達的羅馬遺跡,包括了水道橋、羅馬橋、古羅馬競技場、劇場、黛安娜神廟等,宛如一座小型羅馬城。
古羅馬劇院(Teatro Romano)建于公元前十六、十五年,當時能容納六千名觀眾,其階梯形座位共份三層,從觀眾選擇座位的情況可以看出當時住在梅里達城的羅馬人的社會等級。座位前面是一個半圓形的合唱團席位,舞臺背后的壁墻是整座劇院遺跡中的精華部分,堪稱神殿式舞臺;兩列大理石柱廊,其間點綴著精美的雕像,生動而特別。大理石柱廊后面還有一些演員們使用的附屬建筑。劇場是由羅馬皇帝哈德良所建造,劇場舞臺的柱子雕刻,都是典型的“科林斯柱式”風格,柱頭為白色大理石,形狀像是個盛滿花草的花籃。廊柱間,則有著身穿羅馬袍的神話人物和皇帝雕像。信奉基督教的葡萄牙人收復此地后,劇場荒廢并遭到掩埋,因此部分地區顯得殘缺破碎。
與古羅馬劇場相連接的,是古羅馬競技場(Anfiteatro)。古羅馬競技場于公元前8年落成,位于古羅馬劇院對面,可容納14000名觀眾,主要用于決斗士表演和斗獸。競技及斗獸表演在中央的橢圓形沙場上進行。競技場的東、南、北部各有一個大門與場外相通,其地上鋪有沙子。在南北兩端設有決斗士使用的房間和圈獸的地方。競技場設有若干出入口在階梯形座位底部設有評判臺。競技場迄今仍保留著一些原來的遺跡,如階梯、包廂以及看臺。我坐在看臺上,彷彿回到公元前的古羅馬時代,觀賞著昔日的戰士和猛獸搏斗。
古羅馬競技場
國立古羅馬博物館(Museo Nacional de Arte Romano)是世界同類博物館中最重要的一個,1986年建成設計和建筑由西班牙建筑學家拉斐爾·莫內奧·瓦利埃斯完成。它位于一座新穎的建筑內,結構宏大,由磚砌成。設計師仿照古羅馬傳統建筑風格,采用了拱形建筑手法,精美的壁畫和紅磚設計參照古羅馬風格,并利用玻璃作屋頂,達到了利用自然光作室內照明的良好效果。這里收藏了大量羅馬時代的雕像、鑲嵌工藝品、壁畫、硬幣和各類手工藝品。通過博物館收藏的超過36000件藏品——均來自梅里達及其轄區——和展板,可以深入了解這個城市的歷史和古羅馬殖民地的日常生活。阿拉伯人的統治也留下了一些建筑遺跡。
國立古羅馬博物館
橫跨瓜地亞那河的古羅馬橋(Puente Romano)以其800多米的長度和60個橋洞而聞名,公元前一世紀建,成為當時最大的建筑之一,總長795米,是西班牙境內羅馬人修建的最長的大橋之一,非常壯觀。古橋現在僅作為行人徒步橋。
古羅馬橋。
奇跡水道橋(Acueducto de los Milagros)是一處宏偉的羅馬時代遺址,修建于約1世紀,公元三世紀的時候曾進行了一次維修。水槽為雙拱門形式,有38個拱形柱子,高25米,長830米,由花崗巖建成。由于梅里達人對古羅馬水道橋的敬畏被稱之為“奇跡水道橋”。水道橋形態優雅,結構精巧,用于為古代的城市供水。它橫跨在細小的阿爾巴雷加斯河(Río Albarregas)上,從鄰近的布羅塞比那水庫把水引入城市。2000多年過去,水道橋保持的如此完好,的的確確是個奇跡!
奇跡水道橋
梅里達城堡(Alcazaba de Mérida)遺跡,也叫“梅里達阿拉伯城堡”,規模非常宏大,建于835年。城堡的城墻邊長130米,高10米,后2.7米,城內中心有一處地窖,旁邊有幾處建筑廢墟。通過阿拉伯城堡可以見證梅里達這個曾經輝煌的城市的興衰變化。爬上城墻可以俯瞰周邊的全景。
梅里達城堡。
狄安娜神廟(Templo de Diana)位于市中心的市政廣場上,十分的莊嚴肅穆。其后側的數根柱子和建于16世紀的市政府樓揉在一起。閉上眼幻想下它在此情此景下如若保持千百年前完好無缺的樣貌,該多讓人神往,用它來祭祀美麗的月亮女神和狩獵女神狄安娜,如此再好不過了。在羅馬統治過的區域,狄安娜神廟算是比較常見的,比如葡萄牙的埃武拉也有一座神廟,只是保存完好程度沒有梅里達的高。
狄安娜神廟
廣場門廊(El Pórtico del Foro)位于狹窄的街道旁,歷史上曾是市政廣場的門廊,正面的雕刻頗具神韻。
圣歐拉利亞大教堂(Basílica de Santa Eulalia)位于火車站近旁,最初是紀念梅里達守護者而建于5世紀,后來在13世紀徹底重建。附近還有博物館和考古發掘地,可以近距離了解羅馬建筑、早期墓地和教堂。
圣歐拉利亞大教堂
--------風情西班牙---------
美景,美食,美酒。裝在瓶子里的浪漫----波特佳葡萄酒。
分享好文,是一種習慣!
更多資訊,敬請關注微信號 spain1012 獲取,謝謝!
聯系方式:Luis Lei 13906031611
點擊上方“公眾號”可以訂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