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包袱”變“財富”
茅臺集團葡萄酒公司是茅臺改制為集團公司后,在省外投資最早的子公司,2002年便落戶秦皇島市昌黎縣。歷經17年摸爬滾打,茅臺葡萄酒并未取得應有的市場地位,某些階段甚至是在艱難的求生存,在外界看來茅臺葡萄酒儼然已成為了茅臺集團的一個“包袱”。
在一片質疑聲中,茅臺葡萄酒在2018年悄然蛻變。這一年,茅臺葡萄酒公司摘掉了過去連續五年虧損的帽子,銷售額進入了行業的前十名,這對于葡萄酒公司來說有著重大的轉折意義,實屬不易。將“包袱”徹底轉變成了“財富”。
茅臺葡萄酒為什么會有如此大的轉變呢?這得益于茅臺葡萄酒在經營思路的轉變。
去年9月29日,茅臺葡萄酒在發展峰會上發布了全新的品牌戰略和發展思路:砍掉低端,進階高端;借助全球化趨勢,深入“全球選、中國釀、山海藏”的品質理念,打造“精簡產品線,優化產品結構;提升渠道空間,聚焦核心單品”渠道網絡……茅臺葡萄酒這一系列動作,無疑是實現自我的“二次創業”。
著力調整產品結構、集中精力做優品質、全力以赴開拓市場,正是在這樣的經營思路下,2018年茅臺葡萄酒有了明顯的轉變:企業盤活了、員工效益變好了、品質和服務得到了進一步提升;集團管控和支持態度、力度有了明顯轉變。茅臺葡萄酒也終于向外界發出了扭虧為盈的信號。
茅臺葡萄酒,從集團“包袱”變為“財富”,這意味著新的崛起。
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沒有品質,就沒有茅臺葡萄酒。
2019年茅臺葡萄酒何去何從?
2019年茅臺沖千億,葡萄酒行業也將進入“千億”時代,今年的中國葡萄酒市場風起云涌,在不確定性和復雜性相交織的背后,茅臺葡萄酒又該何去何從?
茅臺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李保芳為茅臺葡萄酒定了一個小目標:堅持“不做行業龍頭,但要做行業最好;不做規模最大,但要做最具特色”的思路,全面提升產品品質,堅持走小而精的路線,形成新的業務增長極。
(茅臺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李保芳)
茅臺沖千億,葡萄酒公司為何不能做規模?“雖然茅臺葡萄酒取得了一定成績,步入了良性發展的軌道,但決不能因此沾沾自喜、盲目樂觀。”李保芳認為,當前國內葡萄酒依然面臨行業持續調整、惡性無序競爭、進口葡萄酒沖擊等嚴峻形勢,茅臺葡萄酒發展底子薄、品牌弱,市場局面還沒有完全打開。
在行業下行趨勢明顯的狀況下,找準發展方向至關重要。“活得很好”的葡萄酒莊往往堅持小而美的路子。李保芳指出,茅臺葡萄酒公司要堅持“不做行業龍頭,但要做行業最好;不做規模最大,但要做最具特色”的思路,圍繞打造“新世界葡萄酒的東方典范”的定位,以“做活”為導向,“做精”為目標,精準戰略定位,從發展規模、速度和質量上做好科學統籌規劃,全面提升產品品質,堅持走小而精的路線,形成新的業務增長極。
茅臺葡萄酒是茅臺系中最具備獨立品系和獨立品類屬性的品牌,葡萄酒是差異化顯著的茅臺戰略酒種。在葡萄酒的千億時代,若以龍頭品牌占據行業十分之一的份額來看,茅臺葡萄酒也有可能突破百億規模。目前,我國葡萄酒行業,還尚未形成牢不可破的品牌格局,重構行業生態的機會和空間很大。
葡萄酒行業觀察家、評論家董樹國認為:“中國葡萄酒市場是全球最大最具成長潛力的新興市場,茅臺葡萄酒有全球著名品牌茅臺做背書,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向市場發力,它的起點就已經高瞻遠矚,市場前景不言而喻。”
茅臺的行業引領性是茅臺的最大特色 ,中國葡萄酒的行業引領也將必然屬于茅臺 ,定位高能品牌,踐行行業頭部之路 ,茅臺葡萄酒有望成為茅臺下一個新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