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葡萄酒行業雖說是近代才開始發展起來的,但其發展速度并不低,并且自身也摸索出一套獨特的發展方式,接下來,就讓小編為大家去詳細的講解一下吧。
俗話說“七分葡萄,三分工藝”。種葡萄和做酒必須要和二為一,這是莊園酒模式的先決條件。要釀出好酒,必須要有健康成熟的葡萄。好產區、好品種、好年份、好的管理是釀造好葡萄酒的根本所在。能否生產出品質優良、獨具特色的葡萄酒,是莊園長久生存的基礎。所以,莊園的選址首先要考慮生產優質葡萄酒的原料。因此,莊園應該建立在優質的葡萄產區,種植適合當地氣候特點、土壤條件的優良的特色品種,并用精湛的傳統釀酒工藝,生產出帶有地域特征的年份、品種、產地的高檔葡萄酒,這種酒是酒莊的標識性產品,更是酒莊的靈魂,它決定了酒莊酒的個性化特征。
好產地、好品種、好年份是構成優質葡萄酒的三大必備要素。一瓶優質的葡萄酒首先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名貴的葡萄品種來支撐,高檔的葡萄酒更需要有高品質的原料,而高質量的原料源于優良的產區和產區所享受的最佳年份。占據高端市場的根本問題不在于建不建立“莊園”,也在于是否采用莊園酒的運作模式,而在于在良好的釀酒理解念指導下,切實的從種植葡萄、釀制葡萄酒的每一個環節入手。建立莊園酒只不過是一個形式而已,而掌握并運用葡萄酒的釀造技術才是實質內容。莊園葡萄酒貴在精,不在多;貴在有特色,不能隨大流。為了保證酒的質量,就要對從葡萄種植到釀酒儲藏乃至裝瓶的各個階段進行用心對待與精心呵護。
思考1:莊園應具有傳播葡萄酒文化的功能
葡萄酒種植和釀造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生產過程,同時也是一個傳播葡萄酒知識和文化的過程。葡萄酒產業在我國屬于新興產業,葡萄酒文化在中國普及的廣度和深度還遠遠不夠,很多人對它缺乏了解,對葡萄酒的真假好壞缺乏鑒別能力,對它的文化知識更是知之甚少。幾乎沒有消費習慣。因此宣傳普及葡萄酒知識、培養良好健康的消費習慣是我國葡萄酒業及莊園酒持續發展的基礎。單純一個生產優質葡萄酒的酒莊或小酒廠,人們可能對它沒什么興趣。所以,莊園建設要和人們的生活消費結合起來,以此來增強人們對葡萄酒的興趣,在莊園建設中可以附加一些功能如旅游、休閑、娛樂等,并從中領悟葡萄酒的文化。源于法國的莊園代表的是一種當地特有的莊園型企業的葡萄酒生產與管理文化,無論是從工藝、環境、產地甚至是文化傳播和市場推廣,都有相應的一整套規范內涵,而不是空洞的概念。這也正是傳統和現代的有機結合。因此,不要把葡萄酒看作是一個簡單的商品,也不要認為葡萄酒業是一個機械化、規模化的生產過程。葡萄酒是一個非常個性化、感性化的產品,而機械化、規模化是不符合葡萄酒產業的發展要求的。
思考2:行業標準化、市場規范化
葡萄酒行業要提高產品質量和檔次,要和國際質量標準接軌,就必須要制定嚴格、規范的行業標準,這是消費者消費水平提高的要求,也是行業發展的必然要求。我國葡萄酒行業一直以來執行的是兩個標準:即行業標準和國家標準。前者是依據歷史條件和基本國情制定的,后者則基本接近于國際標準。但考慮到管理體制和行業標準對行業發展有根本性的影響,所以這樣的標準是不健全的甚至是滯后的。所以要界定一個較為規范、嚴格的行業標準以界定“莊園酒”是勢在必行的。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引導企業間的良性競爭,為行業提供一個健康、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讓中國的葡萄酒業在經過十幾年的高速發展后可以進入較為穩定的時期。國際貿易化加速了洋葡萄酒文化向中國的滲透,酒莊在國內的發展就是其典型的表現。盡管國內目前還沒有權威機構界定中國酒莊及莊園酒的真正概念,但隨著葡萄酒發展起來的雛形,酒莊在全國已為數不少。這是實行行業標準化、市場規范化的前提,而要真正實現這個目的,生產高品質的莊園酒是必須的。
莊園酒是現在的潮流,也是一種葡萄酒文化的高度體現,我國也必須大力的發展莊園酒,這樣會大大的提高我國葡萄酒的文化推廣,總之,大家看看上面的文章內容就應該會比較明白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