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遙遠南半球的澳大利亞是全球第六大葡萄酒出產國,這里的紅葡萄酒就像我們印象中的澳大利亞人一樣,有著奔放不羈、熱情似火的性格,現在我們走進超市的葡萄酒專區一定都能看到幾瓶來自澳大利亞的葡萄酒,價格從低到高都有,不過你知道哪些品牌的紅葡萄酒最能夠代表澳大利亞嗎?
這篇文章我會為你介紹四個澳大利亞最著名的葡萄酒產區,并且選出了七款最值得推薦給大家入手的澳大利亞紅葡萄酒!
澳大利亞葡萄酒產區介紹
葡萄酒在十八世紀左右由歐洲移民帶入澳大利亞,身為新世界產區中的佼佼者,澳大利亞酒商知道如何運用科技,有效率地人為控管葡萄的生長環境與釀酒。澳大利亞主要產酒區集中在東南部鄰近海岸的地區,越靠近海岸線的地區氣溫較暖和、濕度也較高,越往內陸則是日夜溫差越大,由于是采用人為方式培養葡萄,因此澳大利亞可以培育的葡萄品種非常多,在這里我就不一一列舉,讓我們把目光集中在釀造紅酒的紅葡萄就好吧!
澳大利亞葡萄酒
澳大利亞種植面積最廣的紅葡萄品種是來自法國隆河產區的希哈(Syrah,在澳大利亞被稱作Shiraz),另外一種叫做卡本內蘇維濃(Cabernet Sauvignon)的紅葡萄也很常見,緊接在后的是嬌貴小公主黑皮諾(Pinot Noir)。
南澳大利亞(South Australia)
南澳大利亞,這里是個人人稱羨的葡萄酒國度,氣候炎熱干燥,全澳大利亞共有一半以上的葡萄酒產于南澳的葡萄園,其中又以巴羅莎谷和麥克雷倫谷出產的紅葡萄酒最為著名,而且剛好這兩個產酒區都距離阿德雷德市中心不遠,開車大約四十分鐘就可以到達。
巴羅莎谷(Barossa Valley)
巴羅莎谷是全澳最著名的葡萄酒產區,從十九世紀50年代開始生產葡萄酒,因此在當地還可以找到幾株樹齡超過百年的葡萄老藤,而巴羅莎谷種植最多的葡萄品種就是希哈,在干燥炎熱的氣候條件之下培養出大量果皮顏色超深,甜度又高的希哈葡萄,陽光照射得越強烈、越熱情,葡萄皮帶有的紅色素以及單寧含量就越高,果實里的糖分也會增多。
紅色素越高、釀成紅葡萄酒后的酒色會越深,糖分越高、葡萄酒的酒精濃度也就越高,至于單寧是什么?簡單來說就是構成葡萄酒口感的物質,因此巴羅莎谷所生產的希哈紅酒大多是酒色深、酒精度高,口感非常濃郁且強勁的。而除了希哈葡萄之外,卡本內蘇維濃葡萄同樣也很適應巴羅莎谷的生長環境,有時還可以見到釀酒師將希哈與卡本內蘇維濃混合釀制而成的卡本內-希哈(Cabernet-Shiraz)紅酒!
麥克雷倫谷(Mclaren Vale)
地點稍微往南、往海岸線靠點,我們會來到另一個澳大利亞最佳葡萄酒產區,麥克雷倫位于阿德雷德市區的南方,這里有山、有海,還有全澳大利亞最年邁的老葡萄藤,由于位置靠近海岸線,經由洋流調節過后的麥克雷倫氣候會比巴羅莎谷較溫和些,主要生產的葡萄品種也是希哈和卡本內蘇維濃,出產口感濃郁厚實卻又不失高雅的精致紅葡萄酒。
維多利亞州(Victoria)
讓我們再把時間回溯到1850年代,維多利亞州葡萄酒歷史與美國加州葡萄酒有著差不多的語境。故事發生在距離現今墨爾本市區不遠的巴拉瑞特(Ballarat)小鎮,這里是當時淘金熱潮的主要發跡點之一,當時人們在地底下發現超高的含金量,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群眾前往挖礦,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來自歐洲的移民,這些歐洲移民們具有葡萄栽種與葡萄酒的釀造知識,后來故事的發展相信大家都可以猜到了,沒錯,歐洲移民發現維多利亞州非常有發展葡萄酒產業的潛力,于是開始將歐洲的葡萄品種引進并全心培養,一個新興的葡萄酒產區就此誕生!由于于居澳大利亞大陸極南端,氣候相對更為寒冷,再加上綿延起伏的地形,維多利亞州是整個澳大利亞風格最多變化的葡萄酒產區。
雅拉河谷(Yarra Valley)
雅拉河谷是維多利亞州最早種植葡萄的區域(1838年),同時也是最著名的葡萄酒產區,與前兩個介紹過的南澳產區比起來,雅拉河谷的氣候明顯寒冷許多,也因為氣候的寒冷,雅拉河谷可以產出品質優秀的白酒與氣泡酒,而紅酒的部分則是以黑皮諾葡萄品質最佳。
黑皮諾本身就屬于皮薄且單寧含量不高的葡萄品種,因此在冷冷的氣溫之下可以釀就口感均勻飽滿、果味豐沛的紅葡萄酒,而除了黑皮諾之外,雅拉河谷也有栽種一些希哈和卡本內蘇維濃,與南澳相比,維多利亞州的紅葡萄酒普遍味道偏酸,口感較輕盈,但相對的也少了些層次感。
摩寧頓半島(Mornington Peninsula)
位于墨爾本市區東南邊的摩寧頓半島是當地著名的觀光景點之一(有到墨爾本旅游的話記得來泡溫泉!),同樣也是以黑皮諾為作為最主要栽種的紅葡萄品種,由于半島的地形,生產葡萄酒的產區又與海岸線更加靠近,年平均溫度隨之下降,在摩寧頓半島寒冷氣候條件下生長的黑皮諾富有更多的酸度,口感纖細迷人,但紅酒受歡迎的程度似乎不比白葡萄酒來得高。
到這里我先來做個簡單的小結,順便幫大家整理一下思緒:
產區
1.巴羅莎谷(南澳大利亞)
首選:希哈
次選:卡本內蘇維濃
氣候最炎熱干燥,紅葡萄酒口感最濃郁豐厚。
首選:希哈
次選:卡本內蘇維濃
氣候較溫和再加上有海洋調節,紅葡萄酒口感厚實卻又不失高雅。
3.雅拉河谷(維多利亞州)
首選:黑皮諾
次選:希哈、卡本內蘇維濃
氣候寒冷干燥,紅葡萄酒口感均衡飽滿,酸度略高且果味十足。
4.摩寧頓半島(維多利亞州)
唯一首選:黑皮諾
氣候最寒冷,年平均溫度低,紅葡萄酒酸度特高,口感最輕盈。
與此同時,我們需要做的是把焦點著重放在葡萄品種和產區上,下面我選出了7款澳大利亞紅葡萄酒推薦給大家,并將它們分成兩大類:首推酒款:不看價格只看品質,5款著名產區中最能夠代表澳大利亞的紅酒,不過有2款似乎只能在澳大利亞當地才買得到。
澳洲紅葡萄酒
介紹
口感:酒體飽滿、風味多變
搭餐:燒烤、牛排
酒精濃度:15%
品種:希哈(20%)、卡本內蘇維濃(80%)
價格: $4000臺幣
酒莊小故事:
禾富酒莊的創立人Wolfgang Franz Otto Blass是個德國人,他先后在法國及英國學習釀酒技術,于1961年選擇落腳南澳的巴羅莎谷,并建立了屬于自己的葡萄酒莊,取名為Wold Blass。
酒標上的老鷹是德國國徽的象征,而這款混合希哈與卡本內蘇維濃的黑標酒款在1973年推出后隔年就在墨爾本葡萄酒展上獲得了獎項,隨后的幾年也都陸續有不錯的表現!
口感:酸度高、單寧澀味重
搭餐:牛排、羊排、雞肉
酒精濃度: 14.5%
產區:南澳大利亞
品種:希哈(47%)、卡本內蘇維濃(54%)
價格: $3500臺幣
酒莊小故事:
創立于1844年的奔富酒莊是現金澳洲第二大的葡萄酒商,截自目前共有三位經營者輪番接手,而奔富酒莊始終如一地為葡萄酒添加創新的新元素。
“BIN Wine”系列是以酒窖中陳架上的標示來為不同款的葡萄酒命名,這個傳統始于1959年,雖然BIN 389不是最昂貴的,但卻是粉絲最多的酒款。
口感:細致優雅、富含果味
搭餐:牛排、羊排、燒烤
酒精濃度: 15%
產區:巴羅莎谷
價格: $3950臺幣 酒莊小故事: 格萊佐家族是最早在巴羅莎谷栽培葡萄、釀造葡萄酒的酒莊,創始人于1888年從家鄉德國離開,來到了南澳的巴羅莎谷,葡萄酒釀造工藝一代傳承一代,現在的格萊佐可以說是巴羅莎谷數一數二的精品五星級酒莊。 Amon-Ra靈感源自于埃及神話中的眾神之王,酒標上的眼睛名為全視之眼,寓意著人有觸覺、味覺、聽覺、視覺、嗅覺與思維六種感官,而釀酒師兼酒莊主人Ben希望的是打造一瓶吸引飲者六種感官的希哈紅酒。 口感:圓潤豐滿,風味強勁 搭餐:燉煮牛肉 酒精濃度: 14.5% 價格: $22.8澳幣(約$542臺幣) 酒莊小故事: 胡椒杰克酒莊創立于1996年,在開始釀造葡萄酒的兩年后釋出釋出了第一批的希哈紅酒,短時間內便出現在多間餐廳和酒吧的葡萄酒單之中。 雖然胡椒杰克的葡萄酒沒有什么輝煌的得獎紀錄,但如果你問澳洲當地人:哪瓶澳洲紅酒是你的最愛?有很大機率得到的回答會是這瓶胡椒杰克的希哈紅葡萄酒。 口感:緊致細膩、果味鮮明 搭餐:海鮮、雞肉、小牛肉 酒精濃度: 13.8% 酒莊小故事: 司徒妮酒莊建立在涼爽的海岸上,酒莊創始人Brian Stonier原本只是個業余的葡萄酒愛好者,1978年他開始在摩寧頓半島種植夏多內白葡萄,四年后(1982年)又新增了黑皮諾紅葡萄。 隨著對于釀造葡萄酒的興趣越來越濃烈,Stonier進而全心投入自己的葡萄酒事業中。如今他的酒莊已是摩寧頓半島上數一數二的著名酒莊,并開始在國際競賽中展露頭角,享譽國際。 平價酒款:2款CP值最高的紅葡萄酒,一張小朋友就可以入手,在臺灣超市里也很常見。 推薦酒款 1.黃尾設拉子 香氣:黑醋栗、摩卡、香料 口感:濃郁滑順 搭餐:牛排、燒烤 酒精濃度:13.5% 酒莊小故事: 黃尾袋鼠是由來自義大利西西里的Casella家族創立的葡萄酒品牌,以自家的釀酒理論在澳洲釀造價格平易近人的葡萄酒。 在臺灣的全聯或是小超市幾乎都能看到這只黃色袋鼠,不同顏色的酒標代表著不同葡萄品種,就葡萄酒產區在西澳的紅酒而言,卡本內蘇維濃會是最精彩的酒款。 設拉子赤霞珠 香氣:黑櫻桃、李子、摩卡 口感:單寧柔和、尾韻悠長 搭餐:牛排、羊排、照燒雞肉 酒精濃度:13.1% 產區:巴羅莎谷 酒莊小故事: 杰卡斯是在澳洲商業規模非常大的酒莊,而整個酒莊的故事起源于一條名叫『杰卡斯Jacob’s』的小溪流,1847年酒莊創辦人Johann Gramp在這條位于巴羅莎谷的小溪邊開始種植葡萄。 如今,屬于他們家的葡萄園已經遍布南澳的巴羅莎谷、庫納瓦拉、阿德雷德丘和伊甸谷,知名度更是走出澳洲大陸,傳播到了世界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