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700多名波爾多葡萄酒生產商上街抗議,希望砍掉葡萄樹爭取政府補貼。此次抗議不僅有生產商參加,波爾多葡萄酒行業協會的副主席也參與其中。
那么,抗爭究竟帶來了怎樣的結果?WBO進行了一番調查。
01
抗議訴求:要求政府允許減少葡萄園并給予補貼
抗議活動起因是波爾多的產能危機,由于生產過剩、法國本土紅葡萄酒消費量減少、氣候變化的影響以及出口的停滯,許多生產商面臨倒閉,促使波爾多葡萄酒生產商呼吁援助,要求政府提供補貼用于將部分葡萄藤拔除。
這是波爾多地區近20年來規模最大的示威活動,700多名葡萄酒商和地方官員游行穿過這座世界葡萄酒之都的中心,揮舞著諸如“種植者減少1000人,失業人數增加1萬人”等標語。
抗議活動組織者要求政府同意他們拔除1.5萬英畝的葡萄園,而波爾多總計有約11萬英畝葡萄園,是法國最大的法定產區。同時,抗議者要求法國政府為拔除葡萄藤的費用進行補貼。即為每公頃被拔除的葡萄藤補貼他們1萬歐元,總計1.5億歐元。
值得一提的是,法國波爾多葡萄酒行業協會(CIVB)的人員也參與了此次抗議活動,CIVB一名負責人告訴WBO:“CIVB支持這個葡萄種植者們所捍衛的目標。包括副主席伯納德·法杰(Bernard Farges)在內的CIVB官員參加了此次示威活動。”
CIVB副主席伯納德·法杰(Bernard Farges)
據了解,示威活動從CIVB總部附近開始,然后引導抗議隊伍到新阿基坦地區委員會總部,再到法國政府在波爾多的代表處。
02
波爾多面臨結構性困難
如上所述,此次抗議,是為種植者們砍掉葡萄藤爭取補貼。
波爾多最大的出口市場中國近年需求疲軟而出現的滯銷,并造成波爾多原酒庫存增大、跌價。
而另一方面,由于玻璃瓶等配套材料的漲價,卻導致瓶裝葡萄酒的價格不降反升。這讓許多酒農面臨困境。
在談到支持游行時,CIVB的負責人還向WBO介紹了更多波爾多種植者的難處。他說道:“除了葡萄酒飲用習慣的改變、能源上漲、出口市場變化等原因。一些已經到了退休年齡的葡萄種植者如今還無法為自己的資產找尋到買家,而出售這些資產的收入是一筆現金,可以讓他們過上體面的生活。”
這名負責人說:“波爾多正面臨著一系列的困難,這些困難的根源既有結構性的,也有周期性的。這讓不少種植者都面臨著挑戰,目前,減少釀酒葡萄的種植面積是一種切實可行的方案。”
03
業內人士:做強商業品牌才能解決產能過剩
此次被提出減產的葡萄園絕大多數是生產大區級別的葡萄酒。
一名葡萄酒進口商肖航(化名)指出:波爾多是一個很大的產區,高端葡萄酒的比例并不高,列級名莊的產量僅占整個產區的2%,這小一部分酒是無法撐起整個波爾多的。而其余的葡萄酒產能,也相當碎片化,這的確是產區的結構性問題。
“因此,解決波爾多產區的問題,絕不僅僅是減產那么簡單。波爾多產區還需要商業大牌的競爭力可以足夠強大,或許才能更好的解決問題。”這名人士說。
事實上,近兩年CIVB也一直致力于將重心放在推廣波爾多大眾葡萄酒身上,包括在中國舉辦“2022波爾多?繽紛50評選”,選出的酒款都是以大眾消費者為導向、易于購得的葡萄酒產品。評審團除了有葡萄酒專業講師,還有大型商超采購、美食博主等。
伯納德·法杰此前也曾向WBO表示:CIVB希望在中國著重推廣新一代風格的波爾多葡萄酒,它們不僅輕松易飲、品質卓越,并極具性價比。
波爾多一些大型葡萄酒集團,近幾年也的確把重心都放在推廣旗下商業品牌上面。包括拉菲、木桐、龍船等都在中國花大力氣推廣旗下商業品牌。
不過,也有熟悉波爾多葡萄酒的人士陳偉(化名)指出:拉菲、龍船都是當地很知名的酒莊,有很強的背景實力。但波爾多許多實力不強的中間檔次酒莊,則沒有辦法把自己的商業品牌做大。
莫維(上海)商務服務有限公司創始人李亞軍也表示:波爾多的“二八定律”很明顯,有拉菲、龍船、木桐等知名高端酒莊,同時做商業品牌也很成功,但大部分的小酒莊還是很傳統,商業配合度可能不及新舊世界很多品牌。以前中國市場比較好,大家都能分到羹,而2022年中國市場出現下滑,這些小酒莊的抗風險能力則相對弱。
至于此次為減少葡萄酒而尋求補貼的抗議取得了多大成效?法國AXXANT亞克松酒業中國區總監鄒華坦言:目前看沒有任何成效,法國抗議很正常,每天都有,但是一項決議或政策改變,則需要很長時間的去討論與論證,才會最終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