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紅效應”是指因經濟蕭條而導致口紅熱賣的一種有趣的經濟現象,也叫“低價產品偏愛趨勢”。在美國,每當在經濟不景氣時,口紅的銷量反而會直線上升。
這是因為,人們認為口紅是一種比較廉價的奢侈品,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人們仍然會有強烈的消費欲望,所以會轉而購買比較廉價的奢侈品。口紅作為一種“廉價的非必要之物”,可以對消費者起到一種“安慰”的作用。
近期,有一些酒商向筆者透露,在葡萄酒市場上也存在著這樣的口紅效應,以起泡酒,小瓶酒為代表的葡萄酒類商品從2018年10月開始銷量持續上升,且在2019年初進入銷售旺季,那么是什么原因推動了這類的“口紅產品”在市場一路走高呢?
口紅效應葡萄酒銷量增長的背后是消費場景的多樣化
四川銳聯行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創始人張太平認為:起泡酒和小瓶酒是比較典型的具有“口紅效應”的商品,其兼具實用價值和附加意義,色彩鮮艷、價格低但具有輕奢屬性,加之酒商營造特定消費場景的同時提供貼心的服務,能夠在經濟不景氣時給予消費者愉悅和安慰。
“醉鵝娘”王勝寒十分看好小瓶酒和起泡酒的市場的,她感覺最近市場上的小瓶酒越來越多了,更多的酒商投入到了這一細分市場。
多數葡萄酒具有快消品的屬性,也就是說葡萄酒不是只是一個送禮的東西,更多的是日常消費。王勝寒透露:自己公司作為一個電商渠道為主的企業,選擇在小甜水和起泡酒之間的產品中打造爆款,據悉在剛剛過去的一次淘寶年貨節上,通過抖音做的引流打造的一款澳洲的小甜水賣出了20000多瓶的好銷量。
青島“起泡天下”的創始人于洪杰認為每每經濟不好的時候,娛樂性的產品反而比較受歡迎。同理,在2018年市場比較困難的時候,商務用酒和團購渠道都受到了很大打擊,而小瓶酒和起泡酒價格便宜,而且“娛樂性”較強,在市場上反而賣得很好。起泡酒可以給消費者帶來視覺、嗅覺、味覺上的享受,酒精加二氧化碳能帶來愉悅感,同時相較于傳統的紅、白葡萄酒更容易給消費者一種心理安慰的作用。
數據顯示:去年國內葡萄酒行業高端市場銷量下滑15%~20%;同年11月進口小包裝(散裝)葡萄酒平均價格回落24%,并顯著低于前11個月平均水平。
“口紅效應”的背后,是消費市場的真實反應,還是進口葡萄酒暗度陳倉、回援高端?以中低端為主導的國產葡萄酒地位會被輕易取代嗎?
中外高端葡萄酒銷量
均遭遇下滑
由金融危機引發的高端奢侈品銷量縮水,已經在高端葡萄酒消費行業逐漸顯現出來,在深圳市場,中外葡萄酒的銷量均出現了持續下滑。有葡萄酒經銷商也開始抱怨市場不再是高額利潤的天堂。
“其實在金融危機之前,500~600元價格區間內高端葡萄酒就已明顯下滑。”葡萄酒經銷商大倒苦水,2008年金融危機后,在餐飲和團購市場消費急劇收縮的情況下,進口高端葡萄酒首當其沖,預計下滑了40%~50%,而國產葡萄酒也終結了近10個月的持續增長,張裕、長城、王朝都有不同下滑,去年12月國內葡萄酒產量同比下降5.45%。
“除商務消費萎縮外,政府壓縮開支也是原因之一。”深圳市酒類行業協會秘書長劉靖軍在調研會員企業后,對目前葡萄酒遭遇的困境有了進一步理解,經濟危機對進口葡萄酒的影響主要在團購方面,不少團購客戶削減或者取消訂單,造成銷量下降。但其同時表示,一部分經營面比較廣、產品線沒那么高端的經銷商受影響較小。
本文轉自[食品商務網],原文:https://news.21food.cn/35/440973.html
口紅效應葡萄酒針對的目標人群與傳統人群不同
從小瓶酒和起泡酒這類的“口紅產品”的目標人群來說,相較于傳統的葡萄酒消費群體有較大不同。這類“小而美”的產品更多針對的是年輕消費者,尤其是女性消費者,這類產品往往包裝精美,價格比較實惠。
漢凱&菲斯奈特(Henkell & Freixenet)中國區代表顧育平認為:經濟不好影響得最大的是老一代的消費力,反而對年輕消費者不會有太多的影響。老一代的消費者往往買的酒價格較高,很多人會認為出于面子的的原因,即使沒錢了也不會選擇375ml的酒。年輕消費者偏向個性飲用,往往在餐廳或者酒吧購買小瓶酒和起泡酒這些便宜且顏值高的酒。
價格優勢為“口紅”葡萄酒帶來競爭力
價格因素同樣是“口紅產品”受歡迎的原因這一,于洪杰同樣表示,如今喝葡萄酒在老百姓中的門檻越來越低,因為選擇越來越多,價低質好的葡萄酒也很多。可能很多消費者并不懂酒,但他們愿意隨便花一點錢獲得一個享受,小甜水,小瓶酒這樣“小而美”的產品不僅價格非常親民,口感也適宜普通消費者。
起泡酒價格在2018年也經歷了波動,最終從市場上得到的反饋是,40-60元終端零售價之間的起泡酒最受歡迎。另外,一些價格在20左右的小瓶裝起泡酒和高泡葡萄酒同樣在市場賣得很好。他認為小瓶酒和小甜水的走高對市場也是一種推動,這證明市場需要優質價廉的產品。他也認為今年將是起泡酒、小瓶酒這樣“口紅產品”非常好的一年。
相較于起泡酒在市場的火爆,小瓶酒雖然漲勢喜人,但是相比起泡酒在市場的“地位無疑還有不小差距。” 河北唐山美度1855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董懷成認為小瓶酒表現很好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標簽價格低,消費者第一次面對一個新產品時最在意的往往是價格,而小瓶酒的低價往往能讓消費者買的時候沒有太多理性。但是另一方面小瓶酒包裝成本太高,在市場上如果售價過高會很難吸引到消費者,因此往往利潤很低,更多時候作為引流的產品。另外市場上主流還是750ml的瓶型,所以小瓶酒雖然賣得不錯但很難成為主流。
王勝寒認為,因為小瓶酒包裝成本問題,不能賣出太高的價格,許多酒商往往選擇較差品質的酒,這也是制約小瓶酒發展的一大問題。
除此之外,小瓶酒價格不能設置得太高,根據市場調研發現,零售價往往超過35元的小瓶酒會很難在與大瓶酒的競爭中獲勝。
國產葡萄酒主導格局
難以撼動
然而結局并沒有向預想方向發展。高速地無序增長,必然會導致荊棘叢生。在進口葡萄酒大“量”涌入時,隨之也帶來了不少問題。這也為進口葡萄酒今天所面臨的“誠信危機”,埋下了禍端。
另一方面,經過10余年的深耕細作,國產葡萄酒早已異軍突起。以張裕、長城、王朝“三巨頭”為代表的國產葡萄酒占據著85%的國內市場份額。而在深圳區域市場,更有如朋珠酒莊、金色長城葡園和莫高等國產品牌較為活躍,將洋葡萄酒阻隔主流市場外。
“市場容量連續增長、行業監管更加規范、品質品牌逐步國際化。”專家認為,隨著進口葡萄酒對國內市場的沖擊,國產葡萄酒學到了先進的管理理念和種植技術,產品品質逐漸與進口酒同質化。
“‘新國標’、‘解百納’、‘分級制’等事件的“洗禮”,更是對國產葡萄酒的‘升華’”。深圳市酒類辦姚主任如是認為,由國產葡萄酒為主導的格局短期內是誰也無法改變的。
高端的失利,或許暗示著葡萄酒價格虛高有待改進,但對于中低端市場的爭奪來說,國產葡萄酒無疑更具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