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條干貨,助你酒桌游刃有余
逢年過節就是我們與親朋好友歡聚一堂的大好時機。所謂無酒不成歡,無論是在自家擺席,還是到別家做客,亦或是外出聚會,餐桌上怎么都少不了美酒的陪伴。在此,神秘園特奉上10條干貨,助大家酒桌游刃有余。
一、擺桌
講究的擺桌是成就完美酒席的第一步。由于過年的時候,我們多吃中餐,因此建議大家總體上根據中餐、稍結合葡萄酒杯的擺放規范來擺桌。中餐最主要的餐具有碗、碟、筷、匙、杯五種。一般來說,碗會疊放在骨碟上,二者一同放置在中間位置;湯匙和筷子平行放置在碗碟的右側。在擺放杯具時,酒杯和水杯呈橫向或斜向直線擺放在碗碟右上側。如需擺放多于1個酒杯,則依據酒款的品飲順序(通常為先起泡后靜止,先白后紅,先干后甜,先輕盈后飽滿)打橫或呈弧狀擺放,最晚使用的酒杯放在最右側,而水杯則可依據具體的剩余空間選擇與酒杯同排擺放于最右側,或置于橫排最右側酒杯下方。
二、酒溫
只有在最佳的適飲溫度下,葡萄酒才能展現其最有魅力的一面,因此,對葡萄酒的侍酒溫度可不能馬馬虎虎。如果家里沒有備冰桶,也可以用冰箱給葡萄酒降溫,但在使用前最好先將冰箱清理一下,以防葡萄酒串味。
三、開瓶
優雅地開瓶會讓你看起來非常專業。
四、醒酒
醒酒可以改善酒的口感,進一步打開其風味,還可以去除酒中的沉淀。醒酒時間需根據葡萄酒的具體風格來判斷,時長一般在30分鐘至2小時之間。普遍而言,單寧含量越高、酒體越宏大的紅葡萄酒可經得起越長時間的醒酒。酒體較輕的白葡萄酒、桃紅葡萄酒和起泡酒通常不需要進行醒酒。有沉淀的葡萄酒在醒酒前需直立放置至少24小時,讓沉淀在瓶底沉積,且在開瓶和將酒液倒入醒酒器的過程當中盡量不晃動瓶身。
五、斟酒
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這在斟酒順序上同樣適用——過年吃家宴時,我們應先為長輩斟酒,再給晚輩倒酒。如若是邀請親戚好友到家里做客,則應先為客人斟酒,其次再給自家人倒酒。如果一大桌子人都是同輩好友,那不妨學學“國際范”——女士優先。
六、持杯
不少人在持杯時喜歡手握杯肚,這其實是不可取的。因為我們手掌的溫度通常在36℃左右,遠高于葡萄酒的適飲溫度,手握杯肚會加熱葡萄酒,從而影響酒的風味;此外,這樣還會在杯肚上留下指紋,不僅不雅觀還會影響對酒液顏色的判斷。
那么應如何持杯呢?答:手持杯梗或杯座。這樣一是方便晃杯,二是可以使葡萄酒的溫度盡可能長時間地維持在適飲溫度,三是能避免在杯肚上留下指紋。
七、晃杯
晃杯也叫搖杯。通過晃杯,葡萄酒的香氣可以進一步散發出來,帶給我們更愉悅的品飲感受。最簡單的入門晃杯方法就是把酒杯放在桌子上,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杯梗與杯座的銜接之處,在桌面上逆時針打小圈晃動。待到熟練一些后,可不借助桌面,直接使用持杯的手勢逆時針輕輕轉動酒杯。之所以要逆時針是出于禮貌的考慮,萬一不慎將酒液晃出,酒液有大概率灑向自己而不是其他人。
八、敬酒
親朋好友坐在一塊享用美酒佳肴當然少不了敬酒這一環節。在較正式的場合,一般由主人發起敬酒,不過在春節家宴這樣的非正式場合,大家都可以視氣氛適時發起敬酒。如果在餐前敬酒,發起人宜站起來敬酒,如果在用餐時且客人較少的情況下,則可以坐著敬酒。向別人敬酒時,應目視對方,酒杯的高度不超過視線且最好略低于對方,以表敬意。
九、碰杯
高腳杯的杯口是酒杯最脆弱的部分,杯口相碰很有可能導致酒杯破裂,灑出酒液。因此,我們在碰杯時應避開杯口。最恰當的做法就是將酒杯向前方傾斜15-30°,杯口岔開,杯肚輕輕對碰,發出悅耳的“叮叮”聲。
十、品酒
在我們的傳統文化里,喝酒講究“感情深一口悶”,但喝葡萄酒講究“品”,這就意味著“慢”。囫圇吞棗式的豪飲不單無法體會酒款的美妙風味,還會被懂酒人認為是“牛嚼牡丹”。所以我們在喝葡萄酒時應慢慢品飲,在入口前先觀其色、聞其香,再小口啜飲,細細品味。
希望這10條誠意滿滿的干貨能助大家在酒桌上從容不迫、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