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覺得如果花了500元買了一瓶波爾多干紅,那么它一定要好過一瓶300塊的朗格多克干紅。其實真正的葡萄酒迷們都知道價格并不總是品質的最好指針,但最新的調查研究顯示,許多消費者還是認為“酒越貴質量越好”。
發表于美國《消費者研究期刊》(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上最新的一項研究表明,在對受訪的消費者展示標為兩種不同價格的同一瓶酒時,人們總會認為更貴的更好。分別來自美國和加拿大四所高校的研究者稱,“消費者在考慮和選擇購買葡萄酒時,往往并沒有足夠詳細的信息和方法去彌補知識上的不足。比如,消費者會相信,流行的產品或稀缺品種總是質量上乘的”。
這些發現同樣佐證了一項于2008年的研究,這其中,揭示了品嘗者更加喜歡被定為高價的酒。毫無疑問,一款90美元的酒在樣品組中是最受歡迎的,但是,當同款酒被告知只值10美元時,大家就明顯不喜歡了。基于這些發現,科學家們認為是大腦中一塊稱為眼窩前額皮質的區域,在我們品嘗葡萄酒之前,對酒的品質提前做出了預判。 并不僅僅是高價能夠提高人們品酒的樂趣。
根據《消費者研究期刊》最新發表的文章,低價同樣可以被看做好酒的指針。這對于葡萄酒銷售與營銷部門無疑是關鍵的發現。降價甩賣、促銷活動也許會讓消費者感覺物超所值而掏腰包。但是,如果消費者堅持認為便宜沒好貨的話,這樣只能得到適得其反的效果。
納什維爾的范德堡大學的市場營銷學教授 Steven Povasac認為,問題的解決方法就在于要找到與消費者的理念相符合的營銷信息。他建議,價格低廉的葡萄酒在設計宣傳素材和廣告語時,就需要注意向消費者傳達關于酒品的優質,以及在大眾中的暢銷度的信息。比如,“每年有兩百萬人選擇這款酒。”用暢銷度這樣的角度來宣傳產品,恐怕是性價比最高的方法了。因為,“暢銷的就是好的”這幾乎是低價酒在品牌宣傳中的唯一一張底牌。
那么我們對酒架上的葡萄酒品質與價值的想象真的是由商家精明的營銷來決定的么?可悲的是,大多數情況下確實如此。比如,波爾多一級名莊以及一些香檳的產量其實一點也不低,然而在宣傳上酒莊往往會試圖制造一種稀缺品的氛圍。
對于葡萄酒知識并不豐富的消費者來說,以自己想象來決定選擇什么樣的酒款好比一條穿越雷區的羊腸小道,必須步步小心。所以下次再遇到商家的營銷戰略時,一定要長個心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