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有名的、暢銷的酒就會有人假冒和仿制,國內外無不如此,這幾乎是難以避免的事情,且中外作假的手法各不相同。在這里,我們首先要確認的是什么樣的酒是假酒。任何弄虛作假、酒與酒標所標內容不符合的酒都可以說是假酒,如常見的有假產品、假年份、假的品種比例。
歷史上的造假
中國古代造假酒,大都只是摻水。如隋唐五代書籍《啟顏錄》中的一篇《酒肆》云:“隋時,數人人酒肆,味酸且淡,乃共嘲此酒。一人云:‘酒,何處漫行來,騰騰失卻酉。’諸人問云:‘此何義?’答云:‘有水在。’”這就是一幫人在調侃假酒。
在國外,假酒也不少。17世紀英法戰爭時期,不少英國人為了能喝到葡萄酒,走私、掠奪無所不為,甚至造假盛行,如英國作家約瑟夫·艾迪生(Joseph Addison)所言:“他們從野梅中擠出波爾多紅酒,用蘋果釀造出香檳酒。”再如法國、意大利葡萄根瘤蚜病蟲害危害嚴重的時候,法國有一些不法釀酒人大量地從希臘、土耳其進口葡萄干來釀酒,那一時期法國市場上大多數葡萄酒都是干葡萄加熱水發酵而成的。
現代國產葡萄酒的造假
原料造假。國內的不法酒廠最早是在葡萄酒中加入化學色素。十幾年前人們喝紅葡萄酒會尿血,以為是自己的腎臟出了問題,其實是這種化學色素人體無法消化造成的。如今造假酒廠加的是肉眼難以辨別出來的紅米色素了。還有的不法酒廠因為干白賣不動,就在干白中兌上色素冒充干紅上市。此外,為了讓酒喝起來更加的柔順易飲,不法酒廠還加甘油、香精和抗壞血酸、酒精等等,而添加水、蔗糖、橡木粉其實都是很小兒科的做法了。我們如果能看到這些酒廠的采購單,就可以發現其中的奧秘。
年份造假。如著名的1992年,在中國已經不是年份,而成了品牌了。酒帽上的生產日期與酒標上的日期不同,是指每一批酒裝瓶的日期,想想酒廠怎么可能將酒放在罐里3-10年后(如2002年)再裝瓶呢?他們也需要將不銹鋼罐騰空裝新酒啊。
產區造假。有的酒廠從新疆、國外進口散裝酒,但是他們標的產地都是他們酒廠的所在地,這使明顯有地域特色的葡萄酒變成了像機器一般的工業品了。
品種比例造假。市場上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走俏,有的酒廠就用玫瑰香(Muscat)釀造的酒兌上色素或者加染色葡萄品種,冒充赤霞珠上市。
還有的酒廠在參加評酒會時弄虛作假。例如在光瓶里灌注買來的進口葡萄酒,貼上自己酒廠的酒標,冒充自身生產的酒去參加酒評比賽,一旦得獎就在媒體上廣為宣傳。
做假冒偽劣的進口葡萄酒
第一種是直接假冒外國名酒的名字,如拉菲(Lafite)受市場歡迎,一些不法酒廠就假冒拉菲酒。如偽造假酒標,有的為了偽照舊酒還在酒標上做舊,有的把這些名酒的舊塞壓入新酒瓶內。不過如果是使用過的塞子,中間有起子起過的孔,還是能看得出來的。比較高明的技術是在木塞上做假烙印,不過遇到老酒我們還是可以識別的,因為有的酒莊以前并不會將酒莊名烙印在木塞上,而且老酒的酒液會浸入木塞很多,如果浸入很少,就要小心了。
國內造假的名莊酒大多來自廣東省。由于這些造假者不精通葡萄酒知識,對名酒掌握的信息很有限,很容易被人發現破綻,如酒標用的紙不對,軟木塞用粗糙且低檔的碎木屑,里面的酒液是很普通的日常餐酒;好一點的假冒者會用別的便宜而不出名的波爾多酒莊酒裝到名莊酒瓶子里,懂酒者一品嘗就能品嘗出來,但大部分國人往往無法識別。
第二種造假者的做法是酒標和酒瓶造得跟名酒很像,比如曾經上過報道的“巴黎之花”的干紅就是個例子,巴黎之花是PER-RIER-JOUET香檳的中文譯名,他們也只有香檳,哪里來的干紅?仔細看假酒的酒標就破綻百出,然而不少中國消費者無能力識別,所以這些酒商就以混淆視聽的方式來誤導消費者。
第三種造假的做法是收集名酒的酒瓶,灌進廉價的葡萄酒后重新打塞,不過目前國內能找到的都是比較普通的塞子,像名莊酒那樣質量好的長塞子還不好找。
國外造假者
相對于國內的造假者,國外的造假者則要高明一些。國外的造假者不單在酒的外貌上偽造得很像,在酒的風格方面,他們還會找專業的調配師來調制酒,或在名莊附近找風格相近的酒,做到風格上跟名莊酒也很像。也有在年份上作假的,我們知道即使是同一酒莊的酒質量和價格也不同,造假者會用年份不好且便宜的名莊酒,調配出一批好年份的昂貴的名莊酒出來。
酒商和收藏者如何避免假酒
酒商和收藏者避免假酒的最好辦法是將自己訓練成葡萄酒品鑒者。首先,做酒和收藏酒的都要愛喝葡萄酒,最好建立自己的品嘗記錄,如果自己不品嘗只是當成買賣,買老酒和買名莊酒就容易被人蒙蔽,如果將假酒當成正牌酒賣給熟客和朋友還會影響自己的聲譽。對收藏者而言,如果當年收的是假酒,等將來喝的時候發現是假的,恐怕當初賣給您酒的人和公司都已經找不到了,這樣損失可就大了。
當然還有一個辦法,就是拿出這些酒請有品嘗經驗的專業人士一起品嘗,大家一起來分析研究,這樣做會比較保險。
此外對于任何老酒,首先要了解這些酒的來歷、那個時候用來做酒標的紙、酒瓶、年份、裝瓶地等等,再仔細檢查每一瓶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