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和文章無關,我只是覺得好看 來源:網絡】
葡萄酒的同質化一度是我們這個國度關于葡萄酒產業的一個常規性概念,也就是說,每個品牌生產的葡萄酒的都是一個味道,大家競爭的不再是葡萄酒的口感(直接說是品質),而是完全差不多口感下不同品牌的競爭。當然,在現在這個時間節點里,我們很多人都會認為這是一個扯犢子的概念,但在當年,這卻是正常的、常規的 說法,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這個問題。
國產的葡萄酒在十幾年前就經常提到產品同質化這個概念,但在葡萄酒文化逐漸深入中國的今天,我們卻發現,原來廣袤的世界葡萄酒領域,每一個國家的葡萄酒都會有不同的風格,每一個國家的每一個產區的葡萄酒的風格更加細化,甚至可以說,每一個產區的每一個村莊、每一塊不同風土條件的土地所出產的葡萄酒都會有不同的風格。
葡萄酒在國外作為一種未經高溫蒸餾的農產品的存在,就決定了它會被賦予更多的有關不同風土的風格出現,盡管在這些年的發展中,赤霞珠、梅洛、西拉這些國際葡萄品種的混釀出現在舊世界和新世界眾多的國家釀造的葡萄酒中,但不同風土條件產生不同風格的葡萄酒幾乎已經是葡萄酒愛好者一個共同的認知。
我們從多日以來的討論也可以知道,不同的葡萄品種,不同的氣候條件,不同的土壤結構,甚至不同年份、不同的降水量、不同的混釀比例、不同的熟化時間、不同的容器使用等等都會給葡萄酒這種人為占主導因素的飲料酒釀造帶來巨大影響。
這已經不是資本或者強權能夠左右的事情,這是幾千年來葡萄酒釀造的發展決定的事情,在消費者的心智中,已經無法更改。
差異化永遠是各個酒莊、酒廠追求的目標,而不會像很多國產葡萄酒一樣只在追求概念、品牌、包裝等等這些只用嘴就能賦予產品的價值,卻在需要用消費者的口感判定來評判的領域中噤若寒蟬。
可貴的是,中國西北地區的很多酒莊,在眾多專業人士、發燒友、愛好者的推動下,重視原料、重視釀造、重視精心細選的行為操守中,未來會出現更多更好的個人風格濃厚的葡萄酒產品,這才是一個葡萄酒從業人士應該有的道德準則。
既然我們依靠我們自己普通的口腔和鼻腔能夠品嘗到即使田挨田,也會有不同風格的葡萄酒,那么,我們就有理由相信,未來我們能夠購買到的葡萄酒一定是真實的反映了從一顆葡萄籽到一棵葡萄苗,到一株葡萄樹,到一串葡萄,到一汪葡萄汁,再經歷發酵和熟化諸多歷程變成一瓶葡萄酒,這過程中發生的一切故事。
讓釀造者變成功臣,而不是調配者占據主導。
最后,我表達我的觀點:
葡萄酒的同質化,呸!
葡萄酒應該是充滿變數的精靈,因為在形成它之前,太多的自然和人工因素摻雜其中,每一滴汗水都代表了結果的變數,最未來的可控與否就成了釀酒師最見功夫的體現,不再同質化,讓葡萄酒的世界充滿變數的未來,才是美好的。
【品種繁多的葡萄酒 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