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35年,茅臺古鎮一帶生產出令漢武帝“甘美之”的枸醬酒,這便是醬香型白酒茅臺酒的前身。
黔北一帶水質優良,氣候宜人,當地人善于釀酒,前人把這一帶稱為“酒鄉”,而“酒鄉”中又以仁懷市茅臺鎮的酒最為甘洌,謂之“茅臺燒”或“茅臺春”。
茅臺鎮
古代茅臺一帶所產的酒在西漢時期就作為貢品供皇帝飲用或地方官僚享用,但由于交通不便規模一直很小,乾隆年間開修赤水河航道,茅臺成為門鹽運黔的集散地,對酒的需求與日俱增,從而刺激了釀造業的發展和釀酒技術的提高,正如清代大詩人鄭珍所說‘酒冠黔人國,鹽登赤地河”,當時酒的獨特工藝已基本形成。
第一次鴉片戰爭后(1842年),茅臺釀酒作坊如雨后春筍。是時的釀酒作坊通稱為“燒房”,眾多燒房中,“成義”、“榮和”、“恒興”三家規模最大。“榮和”于光緒五年(1879年)設立,由仁懷縣大地主石榮霄、孫全太和“王天和”鹽號老板合股各以自己名字中的的一個字命名為“榮太和燒房”(后改名為『榮和燒坊』),燒坊就設在茅臺偈盛酒號(1458年)的原址不遠處。至此,茅臺鎮具規模的燒房有“成義燒房”和“榮太和燒房”兩家,此期,茅臺酒的獨特工藝大體定型。
1915年2月20日,巴拿馬萬國博覽會在舊金山開幕。這是20世紀初世界范圍內最大的一次國際博覽會,參展商逾20萬家,茅臺酒在會上榮獲金獎。獲獎之后,“成義”、“榮和”兩家為獎牌歸屬相爭,官司由仁懷縣商會一直打到貴州省公署,1918年,省政府最后以折中的方式下達裁定書:金獎的獎狀、獎牌由仁懷縣商會保存,“成義”、“榮和”兩家作坊均可在其產品商標上冠以“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
1935年茅臺鎮用來犒勞紅軍的是榮和酒;1945年重慶談判時毛喝的也是榮和酒;1949年榮和酒成為開國第一宴用酒。1951年秋,仁懷縣政府1.3萬元人民幣將“成義燒坊”整體收購。
1951、1952年地方政府通過購買、沒收的方法把成義、榮和、恒興三家燒房合而為一,成立了國營茅臺酒廠,從此茅臺酒廠不斷發展壯大,雖幾經波折仍艱難前進,1977年,總產量達763噸,銷售387.8噸,達歷史最高水平。新中國成立后,被尊為國酒,茅臺酒伴隨著新中國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