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瓶底的凹槽 來源:網絡】
葡萄酒瓶底的凹槽還在被一些商家當成優質葡萄酒的象征在說事,這或許是我國葡萄酒尚未被更廣大的消費者接受的一個表現,于是很多葡萄酒就開始了凹槽深度的競賽,信奉凹槽越深酒越好的大有人在。其實,可以負責任的說,葡萄酒瓶底凹槽的出現其跟有效積淀手工釀造葡萄酒中的沉淀物無關,你信嗎?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個問題。
我們首先來看看葡萄酒瓶凹槽為什么出現。
這其實也就是看玻璃瓶的起源,大家都知道,最早的玻璃瓶是人工吹制的,而且缺少現代生產的模具等設備,吹起來的玻璃瓶下面會有一些類似疙瘩揪的疤痕,這樣做出來的瓶子就面臨一個放在水平桌面上不穩當的問題,于是,工匠們就想出來把疤痕控制在瓶底中心,在用鐵桿支撐底部旋轉的辦法,弄出來一個凹槽,這樣不但吹出來的瓶子圓(因為旋轉的原因),而且也能保證瓶子能夠穩當的立住。
玻璃瓶(含葡萄酒瓶)的凹槽就此產生了,凹槽增加了葡萄酒瓶的穩定性,除了站立的穩定,還能使酒瓶在堆放的時候不易打滑,這是凹槽出現的唯一理由。
之后,關于凹槽的各種功能開始被開發出來,就像葡萄酒瓶也可以用來插花一樣。
最先被開發出來的功能是防止爆瓶,這讓起泡酒的生產者們安全系數大大提高。
然后,人們發現在倒酒的時候,有了這么個凹槽會讓酒瓶變得易于把持,大拇指放在凹槽里,其他手指托住瓶身底部,這樣的動作不僅優雅,也有利于不讓手部跟葡萄酒瓶大面積接觸,而影響酒的溫度。專業的侍酒師在倒酒的時候都是采用這樣的姿勢。
然后,人們又發現有了凹槽的葡萄酒瓶在清洗起來更容易,因為水因為凹槽的存在有了流向,能夠產生波動,更便于清洗瓶內的污垢。
然后,在過濾手段不是特別發達的時候,其實發達了也有很多優質葡萄酒為了不影響葡萄酒的風味選擇不過濾,葡萄酒中的沉淀物會在葡萄酒瓶直立的時候匯聚在底部,我們在倒酒的時候只要不把葡萄酒瓶倒立過來,這些沉淀物就無法出來,也就保證了葡萄酒在飲用的時候的純凈。
這個在然后又然后又然后發現的功能,就成了現在眾多葡萄酒產品爭相追求凹槽深度的最大緣由,而且瘋狂到消費者在不明白未經過濾和經過濾葡萄酒的區別的條件下就追求凹槽深度,很多生產者不得不為了避免產品被人嫌棄,而無奈之下選擇有凹槽的葡萄酒瓶,無形之中增加了生產成本,也增加了我們消費葡萄酒的花費。
盡管我明白就算很多人看了這篇文字后,仍然會選擇有凹槽的葡萄酒購買,但我只是希望更多的人能夠把注意力放在葡萄酒瓶內的酒本身去考慮花費金錢,而不必為了其他無所謂的事情多花錢。再者說了,一瓶完全工業生產、經過過濾的新酒,沉淀物可以說是很少很少,有沒有凹槽真的是一個無所謂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