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學習葡萄酒的時候,說實話一開始對產區的來歷、歷史這方面是不怎么 care 的,畢竟以前考證啥的這些又不考,記那些品種啊產區啊釀造啊之類的還記不過來呢!確實,如果只是想對某個產區稍作了解,并非一定要知道它的歷史。但是現在越來越發現,想真正喝懂一個產區的話,就得清楚地了解到它的前因后果才行。
可能是因為這些知名產區動不動就「2000 年歷史」,讓人有點麻木了,前段時間我才偶然意識到,原來梅多克(Medoc)這個地方的歷史才不過短短 400 年!好像并沒有太多的底蘊。起了興趣,一查波爾多的歷史,嗬!波爾多逆襲之路,那妥妥的就是一部爽劇啊!
休·約翰遜(Hugh Johnson)在他的《葡萄酒的故事》一書中說:政治決定了貿易的形式,而貿易又改變了葡萄酒的產地。波爾多為啥是如今的波爾多?這原因很復雜,但是沿著歷史的脈絡,我們終歸可以一窺究竟。
古羅馬時期的開始
波爾多葡萄酒產區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古羅馬時期,古羅馬人在約公元前 60 年占領了波爾多,開始種植葡萄、釀造葡萄酒,算起來到現在已經 2,000 來年了。那會兒波爾多葡萄酒主要是供給古羅馬的士兵還有高盧和不列顛人。
中世紀:與英國的貿易
從公元 4 世紀到 8 世紀的這幾百年間,波爾多數次經歷了各個民族的入侵,統治者不斷變遷,但是所幸葡萄園和葡萄酒釀造業都幸存了下來。
波爾多能有如今的地位還要多虧了中世紀時期與英格蘭之間的貿易。1152 年,阿基坦公國(包括波爾多地區)繼承人埃莉諾(Eleanor of Aquitaine)與未來的英國國王亨利二世結了婚,成為英國王后之后。他們的婚姻確保了在之后的 300 年間,阿基坦地區都歸為英格蘭所有,波爾多與英格蘭之間的葡萄酒貿易進一步發展起來。
阿基坦的埃莉諾
這是個奇女子,大家有興趣可以去百度一下她
另一方面來說,王室的喜好總是能成為整個國家的風尚,埃莉諾和亨利的兒子——未來的「獅心王」理查德還是第一個把波爾多葡萄酒當做家常飲品的英格蘭國王。民眾一致同意,如果國王覺得波爾多葡萄酒好,那當然就是真的好!
13 世紀時格拉夫(Graves)才是波爾多的主要產區,右岸大部分地區和兩海之間(Entre-Deux-Mers)雖然也種了一些葡萄,但是并不成氣候,而梅多克那時還是一片貧瘠的沼澤呢!
為了進一步促進葡萄酒貿易,法國國王還豁免了酒商的稅收。歷史資料顯示,在 13 世紀初期,只一年間,便有 9 千萬升葡萄酒從波爾多出口至英國,這個記錄一度成為城市全球航運記錄之最。
波爾多的一大優勢就是,它位于吉倫特河(Gironde)流域,而這條河與大西洋相連。因為那時的葡萄酒基本都不會陳釀,是有新鮮果香的類型,沒啥陳年能力,最多一年就變質了。所以波爾多就能夠「近水樓臺先得月」,在貿易中,近,就是優勢!
不過,這段黃金時期終究還是隨著英法百年戰爭而走到了盡頭。1453 年,卡斯蒂永戰役中,阿基坦地區歸還給了法國,但是波爾多也停止了與英國的貿易往來。直到 1475 年,法國國王路易十一才授權英國船只返回波爾多的港口,但是貿易再也回復不了以往的輝煌了。
感謝荷蘭人:排干了波爾多的沼澤
英格蘭人之后,另一個波爾多的主要買主就是荷蘭人了。而且,和英國消費者不同的是,荷蘭買家尋求的并非「最好的」波爾多葡萄酒,而是「最有性價比」的,說白了就是喜歡便宜的。而我們知道,便宜酒是不耐放的。
這就有了一個問題,荷蘭離波爾多比較遠,得想個辦法來讓酒別在運到荷蘭之前就壞了。聰明的荷蘭酒商想出了一個辦法:用硫磺來熏橡木桶,這樣可以讓葡萄酒更耐放。
荷蘭人還有一個更加重要的貢獻,永遠改變了波爾多產區的面貌:排干了梅多克的沼澤。
17 世紀之前,雖然波爾多已經種植了很多葡萄園了,但是大部分地區仍然是無法種植葡萄的沼澤和濕地。荷蘭人一看不行呀,這樣我們還沒法把波爾多這塊寶地的價值徹底榨出來啊!
所以荷蘭人就開始想辦法要排干沼澤,完成這項工程的是荷蘭工程師 Jan Adriaasz Leeghwater(1575-1650)。這帶來了 2 方面的影響:一方面是,貨物和人員的運輸更容易了;另一方面,以前根本沒法使用的沼澤地成為了種葡萄的理想之地。現在波爾多許多著名酒莊的葡萄園以前都是一片沼澤,所以才說荷蘭人徹底改變了波爾多。現在梅多克地區還保留著很多原始的水道。
權勢滔天的波爾多酒商
最初,波爾多僅僅以波爾多的名義出售,到了 17 世紀后期,特定的地區和品牌開始發展起來,人們逐漸開始留意,選擇自己喜歡的子產區或酒莊品牌。
侯伯王(Haut Brion)、瑪歌(Margaux)、拉菲(Lafite)和拉圖(Latour)是第一批發展起來知名度的品牌,下一批緊接著就是我們現在熟知的的 1855 分級中的那些二級莊。
后來,這些名莊可能覺得自己太「貴族」了,直接參與售賣自家產品顯得「不太體面」。此外,釀酒、維護酒莊和葡萄園也的確是成本很大的工作,所以酒商的角色自然而然地誕生了。酒商同意在葡萄酒還未裝瓶時就買下,很快,他們就成為了波爾多葡萄酒貿易中的某種非官方的主導角色。波爾多也因此成為了唯一一個消費者并不直接接觸到酒莊的產區。
值得一提的是,中世紀時期波爾多的酒商地位跟現在可完全不同,在許多方面,酒商都擁有特殊的權利。比如,他們可以成為倫敦的自由人,還享有降低稅收的特權。同時成為倫敦和波爾多的自由人就意味著擁有印刷鈔票的許可證。
法國大革命到拿破侖法典
18 世紀末,法國大革命期間,許多原先歸屬貴族和教會的酒莊都被沒收了,放到拍賣會上拍賣。19 世紀初時,拿破侖法典要求所有財產要均等地分給繼承人。大家可能知道在勃艮第(Burgundy)還有其他產區,正是這種做法導致了葡萄園越分越小,有的影響力也隨之越來越小。
但是在波爾多沒有發生這種情況,為了避免損失,酒莊所有者紛紛實施了股東制,酒莊就不是為某一個人所有了,而股東制是不受拿破侖法典的約束的。這就是為什么波爾多能夠將規模龐大的酒莊和葡萄園保留下來。梅多克一直是富人和權貴的避難所,他們有足夠的金錢和遠見來創作我們今天所稱的波爾多。
波爾多史上最重要的一年:1855
說了這么多終于講到 1855 了——波爾多史上最重要的 2 個年份之一。
現在消費者還信奉著這個分級,但是有意思的是,這些列級莊在當時釀出來的酒,我們現代人可能壓根就不會喜歡。那時候人們并不太注重葡萄酒的陳年,哪怕是最好的酒,人們也會在裝瓶后就盡快享用掉。
1855 這個分級是怎么來的呢?
1855 年,巴黎舉行了世界博覽會。當時,法國國王拿破侖三世想大力宣揚法國的美酒,便命波爾多商會擬出一份法國最好葡萄酒的清單。在波爾多商會的委托下,波爾多經紀人聯合會臨危受命,最終呈上的名單,也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 1855 分級制度,將最好的酒莊分成了 5 個等級,根據就是當年的市場價格和聲望。
涉及的產區分別是梅多克、蘇玳(Sauternes)和(Barsac)。唯一的例外就是侯伯王酒莊,雖然它不屬于梅多克,但是那時侯伯王在世界上的聲望實在太強,所以也必須把它包括進來。
沒有柏圖斯(Petrus)、白馬(Cheval Blanc)等右岸名莊的原因是,那會兒這些酒莊要么還沒成立,要么還屬于品質不高的簡單酒。但是不得不感慨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啊,現在右岸的一些名莊賣得比一級莊還貴了。
1855 分級誕生以來的 100 多年里,排名僅發生過一次變化,就是 1973 年,木桐酒莊(Chateau Mouton Rothscilhd)從二級莊升級成了一級莊。另外就是一些酒莊拆分之類的因素導致1855 分級從最初的 58 家酒莊變成了如今的 61 家。
列級莊名單具體請戳這里:法國波爾多名莊葡萄酒分級制度大全,果斷收藏!
1855 分級為什么會這么成功?因為它用一種簡單粗暴、極其直接的方式解決了消費者的需求:不僅消費者能知道他們買的是最好的葡萄酒,在各種消費場景中,被宴請的一方也能迅速 get 到自己受到了何種款待。可以說,分級讓這些葡萄酒的使用價值和符號價值都達到了頂峰。
19 世紀末:葡萄根瘤蚜之災
1855 年后,波爾多盛極一時,還迎來了好幾個大年,比如 1865、1870 等等,至今還被許多收藏家惦記著。不過好景不長,波爾多也很快遇到了最灰暗的時期——N 多年的抗病之旅。
先是葡萄園開始大面積感染白粉病和霜霉病,不過這倆還好,折騰了幾年以后發現能分別用硫和硫酸銅溶液來治。但是 1869 年開始發現了葡萄根瘤蚜,葡萄一株又一株地死去。葡萄根瘤蚜是一種微小的蚜蟲,能摧毀種植在非沙質土壤中的大部分葡萄藤,唯一的預防辦法就是將葡萄藤嫁接在美洲品種的砧木上。
不同的品種對砧木的適應性不同,所以最終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梅洛(Merlot)和品麗珠(Cabernet Franc)是留下最多的,現在是波爾多最主流的品種。而本身種植面積很大的馬爾貝克(Malbec)、佳美娜(Carmenere)和小維多(Petit Verdot)就被漸漸替代了。
但是在梅多克并非如此,在根瘤蚜蟲病傳播開之前,梅多克已經種植了大面積的赤霞珠。如果說,此前酒莊對于葡萄品種都是「瞎種”的話,那從使用砧木開始,波爾多就開始講究土壤與品種的搭配了。赤霞珠是左岸沙質礫石土壤的理想之選,而梅洛和品麗珠則更適合右岸的石灰石黏土。
白葡萄品種方面,長相思(Sauvignon Blanc)、賽美蓉(Semillon)和密斯卡岱(Muscadelle)與在波爾多葡萄園中扎根的美國砧木也能完美搭配。
葡萄根瘤蚜不僅改變了波爾多的品種,也改變了葡萄園的種植密度。此前大多數左岸的葡萄園種植密度可以達到每公頃 20,000 到 25,000 株葡萄藤,而之后大多降為了每公頃 10,000 株左右,產量也隨之降低。
20 世紀上半葉:摧毀一切的戰爭
對波爾多來說,20 世紀上半葉異常艱難,第一次世界大戰搞得生靈涂炭,莊主沒錢了,顧客不買酒了,酒莊建筑想出售都沒人買。30 年代有幾個好年份,但之后 1930 年開始又是幾個非常差的年份,再加上經濟大蕭條,莊主直接放棄釀酒,還能賠得少一點。
二戰時期就更慘了,波爾多被德國占領后,仍然在產生葡萄酒,但是大多都是出售給了德國軍官和富人,而且定價、賣多少也都是由德國人來決定。不合作?那就等著槍斃或者送集中營吧!但是,如果酒莊表現得很合作吧,那就會被判為通敵者,當時不少大酒商都因此進了監獄。而像羅斯柴爾德這樣的猶太家族,也早早逃離了波爾多。
其實很多波爾多酒莊的傳承在這個時期都斷了,沒有錢,命也快沒了,莊主拋下酒莊一晃就是幾十年……等到二戰結束時,很多葡萄園都已經殘破不堪了。
然而,塞翁失馬焉知非福,葡萄園惡劣的條件反而陰差陽錯地成就了幾個偉大的年份。因為產量極低,加上完美的天氣,1945、1947、1948 和 1949 都是波爾多葡萄酒的大年。
直到 1956 年,一場毀滅性的霜凍襲擊了波爾多各地的無數葡萄園,和葡萄根瘤蚜爆發之后的情況類似,酒莊必須重新考慮種什么品種。也就是在這個時期,抗凍的梅洛徹底代替了馬爾貝克。
羅伯特·帕克的時代
除了 1855 之外,另一個對波爾多最重要的年份就是 1982 了。在當時所有以成名的酒評家都不看好 1982 年的情況下,當時還沒有什么影響力的羅伯特·帕克(Robert Parker)卻堅持不懈地為這個年份背書,并給了 82 年的拉菲 100 分的評價。事實證明帕克是對的,82 年果然成為了 20 世紀最偉大的年份之一!而他的影響力也隨之水漲船高。
當然,帕克和 1982 也不是那個時代改變波爾多的唯一因素。1981 年,政策改變導致法國的財產繼承稅翻了一倍以上,所以很多酒莊都被出售給了大公司,因為繼承給自己孩子的費用實在太高了。大公司接管也是件好事,有充足的現金流,酒莊的技術和設備都能得到更新。
波爾多大概是全世界市場營銷做得最好的產區了,不僅「群眾基礎」最廣泛,還創造了以自己為標準的釀酒模式,讓波爾多風格混釀在全世界傳播開來。我們在之前文章也提過,時至今日,你根本找不到哪個產酒國是完全不生產波爾多混釀的,包括我們中國的很多酒莊,至今都在努力生產著「波爾多風格的葡萄酒」。然而,波爾多是否就是「波爾多風格混釀」做得最好的產區呢?這個在如今還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