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是我們經常吃的水果,葡萄的品種有很多,全世界的葡萄大概有上萬種,并不是只有什么常吃的這些。葡萄的品種這么多,跟當地的氣候以及土壤是分不開的,那么,新的葡萄品種是怎么來的呢?接下來,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現代化的葡萄育苗有哪些
而且,也不是所有的葡萄都是雌雄同體的,還有一些葡萄是單一的雌株,依靠微風或者昆蟲傳遞花粉從而實現開花結果傳宗接代。對于單一的雌株葡萄來說,種植的時候就需要照顧一下她的需求,在一行雌株葡萄旁邊穿插一兩行有花粉的葡萄。
在人類開展雜交育種工作之前,葡萄的新品種基本上都是通過選種而來的。有兩種普遍應用的選種方法,一種叫實生選種,是通過種子篩選優良的基因排列組合,另外一種叫芽變選種,是利用葡萄自然發生的基因突變。
使用葡萄種子培育的葡萄苗有哪些
先說說實生選種。通過種子繁殖長成葡萄樹,這種繁殖方式也叫實生繁殖。就像之前說的,種子產生的后代基因都是和親本不同的,就像龍生九子子子不同,同一個親本生出來的寶寶們也都不同,通過對這種實生繁殖變異的后代群體進行篩選,選出性狀優良的單株進行培養從而成為一個新的品系。比如上世紀初日本科學家從巨峰的后代中選育出的早巨選以及我國科學家從巨峰后代中選育出的甜峰等,都是通過這種方法。
我們都知道,在自然環境下由于各種偶然因素植物的某些細胞會發生遺傳物質的突變,如果葡萄變異的體細胞正好發生在芽的分生細胞或者通過分裂發育進入芽的分生組織,那么這顆芽就是一個變異芽。當然,在它還是個芽的時候我們是無法判斷它是不是變異的,當它萌發成枝條,開花結果之后,會發現和原品種的性狀有明顯差異,這個時候就可以把這個枝條單獨拿出來培育,如果這個芽突變的符合人類的需要,那么就會被發展成一個新的品種。比如法國的灰比諾就是從黑比諾的芽變中選出來的,還有日本從先鋒葡萄中分別選育出無核芽變日光無核和早熟的宮島無核。
直到現在國內外許多國家都非常重視葡萄芽變選種,這種方法比雜交育種和實生選種簡便易行,而且選育周期短,見效快,一旦發現新的優良性狀變異就可以進行繁育和推廣栽培。
既然說到了雜交育種,那就來講一講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開展的各種育種工作。首先較普遍也較好理解的就是雜交育種,我們都知道當年轟動我國的袁隆平雜交水稻,基本上是一個道理。就是我們看好了兩個葡萄品種身上具有的優點,希望他倆的結合能生出同時繼承父母優良基因的一個新品種,于是我們就開始了雜交育種的操作。我們之前介紹過的皮諾塔吉、馬瑟蘭,都是上個世紀由科研人員通過雜交育種獲得的葡萄品種。
葡萄花序的生長過程是怎么樣的呢
因為親自參與過雜交育種的全過程,這里我可能話多一些。這是一件需要恒心毅力工作量巨大的科研工作。首先,葡萄大多閉花受粉,在花期快到的那幾天需要時刻監測是不是要開花,我們需要趕在開花前那個時間點把葡萄花的雄蕊去掉只留下柱頭。要知道葡萄的花序長成那個樣子,一朵花和一粒小米差不多大,要力道剛好合適拿捏非常準確的用鑷子把雄蕊快速去掉還不傷害柱頭,是一項技術活兒,感覺多年帕金森都可以治愈了。 (推薦閱讀:赤霞珠:葡萄品種中之王)
這個技術活兒叫做去雄,去完之后需要給每個花序套上袋子,防止有不知哪里來的野生花粉攻城略地。然后下一步就是把提取好的花粉灑在雌蕊上,坐等他們開花結果。當然了,還是要進行選育,因為我們無法控制親本雜交之后的后代就是只挑優點繼承,也不乏長殘了的,不過較終還是可以選擇出集爸媽有點于一身的嬌子,培養成一個新品種。
自然突變中的優良變異畢竟很少,于是通過物理或者化學的方法誘導植物發生變異,從中選擇新的變異類型也是一種方法。比如說我們會用鈷射線照射葡萄苗,在干旱環境中誘導葡萄發生變異,簡言之在極度干旱環境中較后活下來的就是發生抗旱突變的了,以期較終能夠選育出抗旱型的品種。
以上說的這些方法人為的控制都是有限的,變異的方向不確定,需要后期的篩選來完成。就說傳統的雜交育種,在導入我們希望的野生種抗性基因的同時,也把低劣的果實品質一并傳給了后代。而轉基因技術可以成功的避免這一點,將某個優良基因直接轉化到一個選擇好的栽培品種中而不降低其商品特性,估計這個時候某位知名主持人又要不高興了…但在轉基因育種實驗室熏陶了兩年的我,看著做轉基因的同門們潛心研究,各種失敗重建再繼續不斷嘗試,較終的目的是為了把山葡萄的抗寒基因轉入到目前主流歐亞種葡萄中,解決我國葡萄樹埋土的一大痛點。你根本無法想象,從一個目標基因的定位、提取、擴繁,到轉入模式植物,成功重組基因并且表現出目標性狀,再到轉入葡萄植株并成功表現性狀,是一個多么漫長的過程。直到現在,依然沒有轉基因葡萄成功應用的實例。
總之,種植葡萄的目的就是要提高葡萄的品質跟抗性,新的葡萄誕生是需要很多心血的,也要看上天的臉色。雖然我們平常花錢就能買到葡萄吃,但這背后是付出了很多汗水的。我們應該要勇于嘗試新的東西,不要擔心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