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書是男人的化妝品,那么酒就是男人的卸妝水。
當我們將目光轉到中國人的飲酒文化時,會發現中國人雖然熱愛酒,但是很少從其本身分析,品鑒它,更在意的似乎是使用它過后產生的美妙作用。
一部分人覺得酒不好喝,但是很多人愛喝,愛的不是酒的口感味道,而是盛滿酒杯里的感情。酒壯慫人膽,酒后吐真言,酒后失態借酒消愁等,無一不牽動著人的情緒,七情六欲。人是感情動物,正所謂酒不醉人人自醉,享受的就是半醉半醒夢癡顛狂的感覺。
其實好的酒是甘醇,強勁,層次豐富的。口感平順,入喉回甘,宿醉也絕對不會頭疼的,我覺得大家對酒的不好印象大部分是工業化劣質酒辣喉頭疼的不舒適體驗和不喝不夠朋友的酒桌文化造成的。
酒應該是釋放,是狂歡。
不應酬和三兩好友燒兩小菜,對酌瞎扯,古話怎么說來著,“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我醉君復樂,陶然共忘機” 何等美妙的境界!
漢代焦延壽的《易林·坎之兌》有云,“酒為歡伯,除憂來樂”。人們更多地把酒當成一種工具,一種連接靈感,愉悅,興奮的媒介,中國的酒文化源遠流長,而文化憑借本身所擁有的浸潤性在漫長的歲月中已經根植在國人腦中,我想,這才是隱藏在國人喜酒背后真正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