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品評一款酒的時候,有些大師會說這款酒有著迷人的礦物味,此時的小白一臉懵逼,而后用崇拜、敬仰、欽佩的眼神盯著大師,心想大師果然牛。但是當你問大師礦物味為何許味也?礦物味來自于哪?哪些品種的葡萄酒會帶有特殊的礦物味?礦物味是好酒的標志嗎?“大師”的眼中閃過一絲慌亂,能準確全面回答這些問題的人少之又少,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這些問題。
礦物味為何許味也?
礦物味并非專指一種味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形容,這些形容包括白堊土味、剛擦拭過的黑板、潮濕石頭味、石板巖味、鵝卵石、火石摩擦的味道、燧石、鞭炮,亦或是礦泉水味、咸味、浸潤著雨水的混凝土,有的人甚至將泥土、汽油、焦油等也歸類為礦物味。這些礦物味有些是可以聞到也可以嘗到,有些則是只能嘗到而不能聞到。
礦物味”一詞的流行
“礦物味”(Minerality)一詞到20世紀80年代開始為人們所用,現在成了葡萄酒圈的流行詞,夏布利生產商Fabien Moreau說過:“礦物質這個詞,人人都在用,句句話都有。”
有人說“礦物味”也許是一個營銷技巧,葡萄酒生產商、經銷商、品酒師對礦物味的頻繁運用,實際上在有意無意地為一款葡萄酒增添了商業價值。也有人說“礦物味”的流行是愛好者跟風,以表示自己有多高的品酒功力。
礦物味是科學的還是藝術的?
這個問題實際探討的是礦物味到底存不存在。說起葡萄酒礦物味,人們常常想到的是夏布利的霞多麗、盧瓦爾河的長相思、摩澤爾的雷司令。這些有礦物味的葡萄酒往往給人一種la浪漫的印象,令人聯想到精耕細作的酒農們,以及風土的神奇魅力。但是在《葡萄酒的風味》、《葡萄酒香氣輪》、《牛津葡萄酒詞典》以及《韋氏詞典》中均未出現“礦物味”一詞。
在一項研究中,新西蘭和法國的葡萄酒專家都能在聞香和口感體會到礦物味,因此他們認為礦物味并不是為了做市場而弄出來了品酒詞,它真切存在。
所以礦物味究竟是科學的還是藝術的呢?
小編覺得可以套用葡萄酒大師Roman Horvath的觀點:礦物味仿佛象征著科學和藝術之間的間隙。它真切存在,但是一個集合詞。
礦物味是好酒的標志嗎?
礦物味是公認的好風味,它能討好我們的味蕾。含有礦物味的葡萄酒普遍來自涼爽氣候,酸度較高,能很好的呈現出風土特征。當你品嘗一款帶有礦物風味的葡萄酒時,仿佛置身于那具獨特風土的葡萄園中,風不斷傳遞著土壤的氣息。
礦物味來自于哪里?
風土派
風土派認為葡萄酒的礦物味來源于土壤,其實這也不無道理。夏布利的葡萄酒帶有粉筆味,這讓人聯想到它的白堊土壤,普伊—富美(Pouilly Fume)的長相思帶有燧石味,讓人想起它的燧石土壤,摩澤爾的雷司令生長在板巖土壤上,葡萄酒則帶有板巖味,以及西班牙普里奧拉托的紅葡萄酒帶有板巖風味,而其土壤也恰巧是紅板巖(PS:礦物風味并非白葡萄酒的專屬哦)。 這到底是恰巧呢,還是注定呢?
為了一探究竟,科學家們做了很多試驗,然而并沒有任何試驗能證明葡萄藤能吸收土壤中的特殊礦物物質,并傳送到葡萄果實中。就算能從土壤中吸收一些礦物質,但其濃度非常低,人類嗅覺或味覺系統能感知的概率幾乎為零。此外西班牙葡萄酒研究公司Excell Ibérica和Outlook Wine的研究結果表明礦物質味道是多種化合物的混合(試驗找到了17種),葡萄酒中的礦物質只與土壤中的一兩種礦物質相關,并非一一對應。所以風土派的想法基本可以pass掉了。
品種派
小編還聽到了來自品種派的聲音,西班牙著名的釀酒大師阿瓦羅根據多年的經驗總結道:酒體相對較輕的黑皮諾和歌海娜會比西拉和丹魄有更清晰的礦物質味。這可能就是美國惠特曼學院的地質學教授凱文波格所認為的礦物味與基因、果實中的酯類物質相關。
釀造派
葡萄酒大師級釀酒顧問Sam Harrop相信礦物味幾乎完全來自釀酒過程,他認為多種復雜的硫化物、酸堿度帶來的口感差異、酸度、復雜度以及少量的苦味,都有可能令人們感受到礦物味。并且經歷過蘋果酸—乳酸發酵(Malolactic Fermentation)的葡萄酒帶有更多種類的酸,所以往往會表現出更多礦物口感。
此外,他還認為大多數產生了還原反應的酒都可能帶有一些礦物味,因為還原反應中的硫化物本身就帶有煙熏、燧石的風味。甚至是釀造過程中為防止葡萄酒氧化所添加的SO2也可能是造成葡萄酒帶有礦物風味的原因。
西班牙葡萄酒研究公司Excell Ibérica和Outlook Wine將礦物味的產生歸結為葡萄樹的新陳代謝、酵母和細菌的發酵、釀酒工藝和陳釀等過程,也同樣認為礦物味與釀酒過程密不可分。
調和派
小編之所以稱之為調和派是因為這一派很好的調和了風土派、釀造派和品種派。英國葡萄酒大師莎拉·簡·艾文斯女士總結出了一個礦物味公式:[SS+A+CC] – [E+T] – [O2]= Minerality
SS,Stony Soils,指多石的土壤;A,Acid,指酸;CC,Cool Climate,指冷涼氣候; E+T, Ester+ Thiol,指與果味相關的酯類和硫醇,O2,氧氣。翻譯出來就是:帶有礦物風味的酒大多來自于多石的土壤環境,屬冷涼氣候,酸度高,但果味不濃,釀造過程中嚴格控氧。
這真的是一個不得罪人又讓人無法反駁的一個萬能公式。它道出了與礦物味相關的幾乎所有因素,但這些因素與礦物味的密切程度是多少呢?恐怕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小結
小編認為礦物味與土壤沒有半毛直接關系(也許有半毛間接的關系,但實在沒查到相關國內外直接資料),它是葡萄藤自身代謝的產物,其礦物風味的前體物與葡萄品種有關,涼爽的氣候是產生礦物味的催化劑。同時它也是釀造過程中微生物新陳代謝的產物,發酵和陳年過程中的還原反應也是礦物味的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