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開自然酒不談,靜止葡萄酒是否進行澄清這一步驟,選用何種方式進行澄清,是每位釀酒師需要面臨的選擇。
多數消費者希望自己的葡萄酒是純凈、清澈的狀態(尤以白葡萄酒和新世界葡萄酒為主)。因為清澈的酒液在美觀的同時,也往往意味著相對穩定的品質。因此商業酒一般都會進行澄清工藝,以最大程度減少瓶差和瓶儲風險。
但也有不少釀酒師認為,一款經過澄清的酒會失去光彩和個性,因此他們選擇盡可能弱化人為干預。
那么澄清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是把皮渣去掉就行了嗎?
還真不是這么回事呦~
拿干紅來說,酒液發酵完成后,皮渣就會和酒液分離(偶爾會進行發酵后浸漬),之后酒液會進行二次發酵(蘋乳發酵)、混合(如有需要)和陳釀,快要裝瓶了才會進行到澄清步驟。因此,澄清,去除的是酒泥和微生物,而不是皮渣哦。
(foodandwine)
澄清可以通過三種方式來達到:沉淀、下膠和過濾(可以打“組合拳”哦)。
沉淀是最自然的方式,但比較費時費力。在粗酒泥自然沉淀后緩慢抽取上層酒液到新的容器中,等待較細的酒泥再次沉淀,這一過程又叫“倒罐”,倒罐需要分多次進行,越往后酒泥析出/沉淀越慢,而且倒罐過程中會浪費不少酒液,并有增加氧化的風險,因此這種方式并不太常見。
第二種就是人工添加澄清劑(Fining Agents),這也是目前主流的澄清工藝。僅經過自然沉淀進行澄清的酒液,即使裝瓶時比較清澈,但酒中的一些化學成分其實會隨著時間慢慢聚合,最終析出絮狀物或沉淀。
而下膠其實就是加速沉淀的工藝,有的還能去除硫化氫和酒液中的苦味,讓酒的穩定性更好。
(what-is-this)
澄清劑有很多種類,常見的如蛋清、牛奶、膨潤土、魚膠等,不同澄清劑會對風味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因此釀酒師往往會針對酒款類型選擇合適的Fining Agents。
澄清劑的原理是啥?
不同類型的澄清劑有不同的澄清原理(涉及到吸附和吸收這樣的化學概念,本文不做細述),比如說蛋清、魚膠、牛奶等,是利用蛋白質和酒中一些分子物質結合,在析出大分子聚合物的同時提升酒液口感。這就和我們平時往咖啡或紅茶里加牛奶是一個道理,它們會喝起來更“絲滑”。
一般來說,蛋清往往更適合紅葡萄酒的澄清(使口感更圓潤順滑),魚膠則更適合白葡萄酒(能減輕收斂感,并突顯新鮮果香)。
魚膠,可溶于水。
需要注意的是,澄清劑可能會同時去除酒中的一些化學物質或者說影響口感,比如說蛋清的過量使用可能會影響紅葡萄酒的顏色;膨潤土也可能削弱酒的風味和個性。因此釀酒師必須提前做下膠實驗,品嘗并挑選出最合適的添加劑量。
(winemakermag)
下完膠就可以過濾啦,這時候,可以選擇做簡單的大顆粒物過濾或是再做一次除菌過濾。容易混淆的一點是,粗過濾其實叫深度過濾,而除菌過濾叫表面過濾~(因為除菌過濾就是過一層微孔徑膜)
一些常見的過濾機 →
旋轉式深層過濾機,圖中轉出的黃色物質就是酒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