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的光陰對你來說意味著什么?是轉瞬即逝的歲月,亦或是還不曾設想的旅程?對“意大利葡萄酒之父”賈科莫·塔吉斯(Giacomo Tachis)來說,50年意味著他對葡萄酒傾注的全部熱忱、為推動意大利酒業復興做出的所有嘗試和努力。
圖片來源:www.sanleonardo.it
1933年,賈科莫·塔吉斯在皮埃蒙特(Piedmont)都靈(Torino)的一個南方小鎮出生。他直言自己兒時確實是個不聽話的孩子,充滿叛逆心理,而這可能也就冥冥之中注定了他在后來的釀酒生涯中會成為那個敢于突破傳統桎梏的“反叛者”。雖然一開始或許并不情愿,但賈科莫的確在就讀家人為他報名的阿爾巴(Alba)釀酒學院時,找到了愿意為之付出終身熱情的事業。1954年從學院畢業后,賈科莫先后在博洛尼亞(Bologna)的幾家本地酒莊和釀酒廠度過了艱苦的學徒時期。7年后的1961年,28歲的賈科莫終于迎來了屬于他的機會——被托斯卡納(Tuscany)地區的釀酒世家安東尼家族(Antinori Family)聘用為初級釀酒師。這一年,是他開啟釀酒事業的新元年。憑借著優秀的釀酒才能,賈科莫·塔吉斯不久便升任安東尼世家酒莊(Marchesi Antinori)的技術總監,負責提高酒莊的產量與酒質,打開國際市場的大門。
圖片來源:www.antinori.it
但這個任務并不簡單。20世紀中期,托斯卡納依舊沿用傳統工藝,只采用本土品種釀酒,葡萄酒的品質普遍不高,甚至連基安帝(Chianti)地區也不例外,這導致托斯卡納的名聲在逐步下降。也許是幸運女神的眷顧,賈科莫·塔吉斯在升任至管理層的同年,皮埃爾·安東尼(Piero Antinori)開始接手管理安東尼世家酒莊。二人懷著提高酒質的相同目標,一拍即合。在皮埃爾·安東尼的支持下,賈科莫多次前往波爾多(Bordeaux)考察,學習當地的葡萄種植理念和釀酒工藝,還拜訪了“現代釀酒學之父”埃米耶·佩諾(Emile Peynaud),學習波爾多的混釀技術。在這過程中,賈科莫逐漸意識到,如果想改變托斯卡納酒質不佳的現狀,唯有掙脫傳統的鐐銬。
圖片來源:www.tenutasanguido.com
1968年西施佳雅紅葡萄酒(Tenuta San Guido Sassicaia, Tuscany, Italy)的誕生打響了“反叛之戰”的第一槍。這款如今的“意大利酒王”在初面世之時飽受爭議,因為這是一款完全采用國際葡萄品種釀造的葡萄酒,與托斯卡納產區的法定要求背道而馳,但這是賈科莫·塔吉斯突破陳腐傳統桎梏的決心。他在回憶錄中寫道:“我挑選了1965、1966、1967和1968年份最佳的幾桶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混合釀造了6,000瓶第一個年份的西施佳雅。”雖然西施佳雅的品質出眾,但由于不符合產區法規,當時只能被歸為日常餐酒(VdT)。盡管如此,西施佳雅的出現還是給予了當地許多同樣渴望創新的釀酒師們莫大的鼓勵,改革的浪潮開始席卷當地,并促成了“超級托斯卡納(Super Tuscan)”這一概念的誕生。
圖片來源:www.antinori.it
賈科莫·塔吉斯“乘勝追擊”。在埃米耶·佩諾的啟發下,他決定釀造一款融合托斯卡納本土特色與波爾多混釀風格的超級托斯卡納葡萄酒,將意大利傳統本土品種桑嬌維塞(Sangiovese)與國際品種進行混釀。除了種植國際品種外,賈科莫也在釀造工藝上尋求突破——引入了法國小橡木桶(Barrique)。20世紀60年代末,安東尼世家是第一家大量購入法國小橡木桶的酒莊。然而那時候,許多頂級的意大利生產商對此嗤之以鼻,認為這會使葡萄酒過度橡木化。但事實證明,他們都錯了。1974年,以桑嬌維塞為主、赤霞珠及品麗珠(Cabernet Franc)為輔、運用小橡木桶陳釀的1971年份安東尼世家天娜紅葡萄酒(Marchesi Antinori Tignanello, Tuscany, Italy)面世,在國際品種的加入和法桶陳釀的加持下,天娜的復雜度和結構感令人驚喜,大獲好評。天娜的出現也標志了超級托斯卡納時代的到來,此后優質的“超托”層出不窮,托斯卡納逐漸甩掉了酒質平平的標簽,開始具備能與其他產酒國的主導產區在國際市場上一決高下的實力。而這一切的背后,賈科莫功不可沒,他也因此被視為超級托斯卡納的引領者。
其實除了大名鼎鼎的西施佳雅和天娜外,同樣備受矚目的索拉雅紅葡萄酒(Marchesi Antinori Solaia, Tuscany, Italy)也出自賈科莫之手。這款1978年誕生的“超托”采用的主次品種與天娜相反——由75%的赤霞珠、20%的桑嬌維塞和5%的品麗珠混釀而成,如今與西施佳雅、歐納拉雅(Ornellaia)和嘉雅(Gaja)同屬意大利“四大雅”之列,與法國五大一級(First Growth)名莊齊名,是意大利頂級酒的代名詞。
2008年索拉雅紅葡萄酒
僅僅是作為西施佳雅、天娜和索拉雅的“父親”,賈科莫的釀酒生涯就已足夠傳奇,但他對意大利葡萄酒的貢獻遠不止于此,許多如今在意大利被視為理所當然的釀酒工序都是賈科莫所作的創新——除開率先運用小橡木桶陳年外,賈科莫還將溫控發酵和蘋果酸-乳酸發酵(Malolactic Fermentation)等當時最先進的釀造技術引入托斯卡納,促進了產區內葡萄酒生產技術的改革;此外,他還推動了托斯卡納葡萄園管理方式的革新——鼓勵葡萄種植農應用主蔓整枝和短枝修剪、高密度低產量的培育模式并倡導朝南種植葡萄藤等。
1992年,賈科莫離開與他相互成就的老東家安東尼世家,并開始將目光投向更廣的意大利中部和南部地區。他表示自己一直對中部和南部的葡萄酒有著特殊的情感,“托斯卡納、西西里島(Sicily)和撒丁島(Sardinia)仍保有十分濃厚的地域精神,在這些地方我找到了能與我產生精神共鳴的理想環境……我與這些產區有著很深的羈絆、真正的友誼。我了解它們,它們也了解我。”離開安東尼世家后,賈科莫成為了一名釀酒顧問,雖然許多酒莊都向他拋來合作的“橄欖枝”,但他還是更青睞中部和南部,尤其是西西里島和撒丁島的酒莊。受傳統經濟、文化和技術等因素的影響,意大利南部的酒質一直不被看好,但賈科莫認為南部其實擁有非常出色的氣候條件,充足的光照使其完全有潛力釀造出香氣復雜、濃郁的葡萄酒。
圖片來源:www.cantinadisantadi.it
隨后,賈科莫在西西里島除了指導多娜佳塔(Donnafugata)等酒莊的釀酒工作外,還擔任地區葡萄與葡萄酒協會(Istituto Regionale della Vite e del Vino)的顧問,在島內推廣使用希臘種植幼苗的方式、夜間采收等一系列適合西西里島的措施,并對當地種植的品種、釀酒工藝等諸多方面進行了改良,為西西里島葡萄酒產業的起飛鋪平了跑道。而在撒丁島,他則接受了桑塔迪酒廠(Cantina di Santadi)和阿吉拉斯酒莊(Argiolas)的邀請。在與前者的合作過程中,他嘗試使用法國橡木桶陳釀佳麗釀(Carignano),令其布魯諾佳麗釀紅葡萄酒(Terre Brune Carignano del Sulcis Superiore)的品質有了飛躍性的提升,上市后“艷驚四座”,一改佳麗釀在撒丁島的地位,進而顛覆了撒丁島葡萄酒在市場上的固有形象。與此同時,賈科莫也幫助一些北部酒莊釀造出了十分優質的葡萄酒,尤其是圣里奧納多酒莊(Tenuta San Leonardo)的圣里奧納多(San Leonardo),這款酒在他的點撥下成為了北部最優秀的波爾多混釀風格的葡萄酒之一。
圖片來源:www.sanleonardo.it
2010年是賈科莫·塔吉斯在葡萄酒的海洋里破浪前行的第50年,也是他正式落錨靠岸的一年。這一年,他決定徹底從行業退休,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陪伴家人和除葡萄酒以外的愛好上。
1961-2010年,長長50載,整整50載,賈科莫·塔吉斯憑借著對葡萄酒品質的孜孜以求,在意大利中部、南部,甚至北部刮起了改革的風暴,引領了20世紀意大利葡萄酒的偉大復興。“意大利葡萄酒之父”的美名,他當之無愧。
文章結束仍意猶未盡?點擊下方鏈接,下載【紅酒世界】APP,了解更多紅酒知識,注冊會員還可享180天金卡會員權益!紅酒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