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干紅能喝出這樣的感覺嗎?
低檔西方葡萄酒適合配油膩的肉食,而隨意的淺嘗低酌它,得看什么價格的產品,喝過極好的,一般來說,百元以下的尤其國產酒宜佐餐,不然喝多后,沒有食物的口感對沖,那些美好的復雜口感隱去,口舌間只留下苦澀,就像在喝樹枝樹根泡的水。因為西方葡萄酒品種太多,好喝程度在乎選擇,所以還是好評吧。我相信,西方土著的釀酒方法經過家族傳承,絕不是國內酒廠使用的方法那么暴力和簡單。
釀制古方葡萄酒只捏破不破碎,也不能不捏破是關鍵。細致的勞作后還要讓葡萄用酒廠三倍以上的時間,在密封陰涼的環境里,讓葡萄肉自然熟化,從破口中呈泡沫狀流出來。葡萄酒季本來就短,一發用的發酵池只能釀兩三波的話,是商業化的酒廠酒莊無法接受的。而且精細操作的需要無法以機械代替人工,所以古方釀法注定了寂寞,如果有可能的話,掌握酒業行業標準和話語權的權威們,會情愿讓這中華古方葡萄酒隱于歷史的蒼茫吧?
我挺希望大家知道一件事,就是論及吃吃喝喝,我中華美食美酒愛好者無需妄自菲薄,我們是很棒的。
鄙人不才,有感于如今網絡上流傳的釀制葡萄酒方法多是來源于賣酵母的廠家,這些西方舶來的技術和華夏民間代代相傳的古老技藝相比,過程和最終形成的口感上都大大不同,人們玩弄時尚或指責自釀不安全之余,都忘了,家釀葡萄酒在華夏已有幾千年的歷史。于是我總結傳統葡萄酒釀法,根據現代科學知識改良,形成了以下的葡萄酒釀制方法。并傳到網上,希望更多人知道,華夏人幾千年來,一直有著自己的,適合咱土鱉口味的,成熟的釀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