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年,在孫中山先生倡議下,當時的北洋政府正式公布了以每年清明節為植樹節的規定。
后因清明節對南方地區來說植樹季節太遲,同時也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在1979年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決定,以一貫倡導植樹造林的孫中山先生逝世紀念日—3月12日為我國的植樹節。
恰逢植樹月之際,丹鳳君來和大家聊一聊,培植葡萄對于葡萄酒而言的重要性。
即便是對葡萄酒知之甚少的人,大多也對82年拉菲有所耳聞,而造就82年拉菲鼎鼎大名的原因,是82年的拉菲莊園所種植出葡萄品質的確上乘。
國內為大家熟知的葡萄酒產區,位于新疆、云南、寧夏賀蘭山東麓和膠東半島,良好的氣候條件,讓這里的葡萄也贏在了起跑線上。
不過今天要為大家隆重介紹的,自然是我們家門口的小可愛們—丹鳳葡萄。
千年栽培史
說起丹鳳葡萄,距今已有兩千年栽培史。相傳在唐太宗時期,丹鳳有突厥人進貢葡萄,太宗指曰:“真龍眼也”,從此便有龍眼葡萄之名。
清宣統三年,天主教徒華國文從西安往南陽途中,在丹鳳龍駒寨發現釀制葡萄酒的上等原料丹鳳葡萄,便從意大利傳教士安西曼處學得釀造葡萄酒技術,創辦美利釀造公司(即今陜西丹鳳葡萄酒廠前身)。
因丹鳳所出葡萄質量極佳,所釀酒品成為過往客商“住必飲、行必帶”之佳品,后有“路過龍駒寨,喝酒不吃菜”之贊譽。
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丹鳳葡萄生產區域屬涼亞熱帶半濕潤和東部季風曖溫帶過度性氣候區,四季分明,光熱資源充足。
特殊的紫色土含有豐富的鈣質,所產果實含糖量高,香味濃。產區河流資源豐富,地下水和地表水良好的水質,為丹鳳葡萄提供了理想的灌溉用水。
優良的自然條件加持,讓丹鳳葡萄在2012年被列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農產品》。
一杯杯佳釀,從葡萄種植開始,便要迎著遠道而來的季風,避開雨雪風霜的摧殘,碰上可遇不可求的好日頭,在糖份與酸度完全平衡的那一刻,被采摘工人取下。
沒有對葡萄的細心呵護,自然也難有我們手中的“勝利果實”。對于葡萄品質的把關,也是成就佳釀的第一步。
中國葡萄酒界著名專家郭其昌先生也曾說道:葡萄酒質量的好壞,先天在于葡萄,后天在于工藝。葡萄酒素有“七分原料,三分工藝”之說,擁有好的葡萄產地,等于成功了大半。
先天的優質產區資源及非物質文化釀造技藝,也讓丹鳳葡萄酒品質優勢更為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