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網傳近期社會上出現榨菜銷量大增、出門共享單車、購物拼多多等現象,有人認為是“消費降級”!對此,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回應,當前市場出現部分大眾化商品銷售較好的情況,從側面反映了消費升級的趨勢。那么,葡萄酒行業的消費,是升了還是降了?
循著這些現象,似乎葡萄酒消費也在”降級“!
“一口榨菜一口小酒,騎著摩拜遛一遛,購物用‘9塊9包郵’……”這個夏天,“消費降級”成了一個新詞匯。支撐消費降級的理由有三點:其一,低價大眾消費品劇增。制作榨菜的上市公司上半年的凈利潤同比大增70%以上。其二,消費檔次在下滑。擁有3.4億用戶的低價競賣平臺一年撈進2000多億元銷售額。其三,消費更加碎片化。
湖南子規商貿公司總經理李恢說,今年葡萄酒生意的確不好做。一方面越來越多的酒商和品牌,分流了市場;另一方面很多電商平臺導致產品價格透明化,甚至倒逼實體酒商降價。而從購買力上來看,以前大家側重葡萄酒的國家、背景、文化和賣點,對于價格的關注度并不高;現在只要是低價的就有銷量,尤其是團購這種途徑,今年價格壓下來很多!也許不是購買力下降了,但體現出來的的確是低價和大路貨更受歡迎。
對于葡萄酒行業來說,似乎也呈現出消費降級的態勢:低價進口酒橫掃市場,從最初高不可攀的神壇走下來,更加大眾化;中低端產品仍然是支撐企業營收的關鍵;市場和行業碎片化的態勢加劇,甚至出現了“碎末化”的說法。據此判斷葡萄酒消費降級,似乎有點道理。但事實果真如此嗎?
升還是降,得看消費結構的變化!
無論是升級還是降級,都是一個動態的量化指標,是動態的,而評論他的唯一標準就是看消費結構的變化。當前市場出現部分大眾化商品銷售較好的情況,從側面反映了消費升級的趨勢,因為消費結構在變化。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表示,消費升級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消費者從選擇雜牌到選擇安全放心知名品牌的消費升級;二是消費方式的升級,多樣化電商的發展,帶動了網絡消費群體的擴大,滿足了中小城市和鄉村新的消費群體的購買需求;三是消費觀念和消費心態的升級,共享經濟等新的消費形式,反映了消費者更加理性、推崇綠色環保的消費趨勢。
從葡萄酒的發展現狀來看,品牌化已經成為共識,今年在市場上最熱的Benfolds系列,產品覆蓋高中低端;而在電商平臺旺銷的黃尾袋鼠等,其價格已經下降到六七十元。這種大眾化消費的趨勢,也是建立在品牌統系之下的,人們追求的是其品牌帶來的價值背書,然后才是價格。
近些年,電商和新零售同樣是葡萄酒業的主題。繼酒仙網、挖酒網等專門的酒類電商平臺之后,天貓國際酒水節、京東全球產區聯盟等相繼出臺,復合式電商平臺同樣介入葡萄酒的運作,從消費方式來看,這同樣是一種升級,滿足了更廣的消費人群需求。同時,葡萄酒也更多介入到新零售的領域,比如中糧名莊薈通過強強聯合和跨界合作,積極尋求新零售的突破等。
隨著葡萄酒的普及,其消費習慣和消費心態已經形成。君不見以前“高冷”的葡萄酒已經“飛入尋常百姓家”,年夜飯、謝師宴、慶功酒、婚宴,葡萄酒已經不可或缺,這帶來的是葡萄酒的普眾消費意識的覺醒!
正視消費升級,我們先做他兩千億!
整體來看,我國葡萄酒市場容量大概有七八百億的規模,而隨著消費升級的到來和普眾消費的覺醒,中國市場所占比重將會繼續增大。權威機構認為,到2021年,中國葡萄酒市場規模將達到230億美元,僅次于美國。簡單折合一下,這是一個將近2000億元人民幣的市場規模!
但是,這并非一蹴而就的!從當前市場發展情況來看,有幾個要點必須把握:首先,擴大服務消費。葡萄酒自身屬性決定了其消費過程的復雜性,而服務能力的提升是決定消費者選擇的關鍵。其次,中高端消費的回流。中國葡萄酒消費從高端到普及,低價位產品是主力軍,但隨著低端市場價格競爭白熱化,這種勢頭必然會向具有更多內涵的品牌消費集中。再次,消費渠道和場景的構建。電商平臺可以無區隔的影響大眾,但對于消費場景的構建,的確是天生的缺陷,而新零售的發展能補上這塊短板,再加上高效的配送體系,葡萄酒新商業和新渠道的發展,會影響整個產業的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