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酵前浸皮
酵母菌在15℃以下的低溫環境中活性較弱,無法繁殖,勃艮第的采收季通常天氣已轉涼,如遇較冷年份,酒槽內的葡萄會延遲數日才開始發酵。特別是采用整串葡萄釀造的酒莊,如果不特別加溫,可能會延遲一個星期。
在這段時間內,葡萄還是會產生一些變化。亨利·賈伊爾說:“在采收季較冷的年份,發酵較晚開始,釀成的酒會多出許多果味,而且顏色也比較漂亮。”在比較溫暖的年份,他會讓酒槽降溫,以釀出類似的風味。這個過程在法國稱為發酵前浸皮,英文中則叫作冷泡法(cold soak )。
有些酒莊會刻意在清晨采收,目的就是讓葡萄的溫度較低。在氣候比較炎熱的地區,已經有許多酒莊設有冷藏室,先將葡萄降溫后再放進酒槽,不過,這在勃艮第還相當少見,只有薄若萊區的一些釀造自然酒的酒莊會在采收季租用冷藏柜。一般的冷泡溫度在10℃—15℃之間,也有的低至7℃,溫度越低,效果越好,但也越會改變葡萄原本的風味而使其失去特色。有些酒莊會完全避免冷泡的階段,葡萄一進酒槽就馬上加溫啟動酒精發酵。
酒精發酵會產生比重比氧氣高一些的二氧化碳,可防止葡萄氧化,但在發酵之前,除了低溫外,也可通過添加具有抗氧與抑菌效果的二氧化硫來保護葡萄。勃艮第曾經流行在酒槽內添加大量的二氧化硫以延遲發酵,從而釀出顏色非常深、有著奔放果香的黑皮諾紅酒,但近年來已經很少采用。二氧化硫的抑菌效果會降低酵母的活力,添加太多則很難只用原生酵母,必須另外添加人工培養、選育的酵母菌才能順利啟動發酵。二氧化碳在-78.5℃會直接由氣體凝結成固態的干冰,因為溫度非常低,
且不會變成液體,現在也被應用在黑皮諾的釀造上。干冰除了可降溫,也會產生二氧化碳保護葡萄,葡萄皮保持超低溫,有更明顯的冷泡效果。相較于去梗的葡萄,整串釀造的另一優點是可以讓發酵前浸皮以更自然的方式進行。
發酵與浸皮
當酒槽的溫度升到15℃以上時,酵母開始繁衍,將葡萄糖與果糖發酵成為酒精。為了有較穩定的發酵效果,很多酒莊會添入人工培養的酵母,但也有越來越多的酒莊選擇不添加,直接讓附在葡萄皮上的原生酵母自行繁殖發酵。不過當葡萄的狀況不佳,例如有霉菌感染而原生酵母不足時,還是要用人工酵母。在還無選育的干酵母可用之前,接近采收季時,葡萄農會先采收一點葡萄進行小量發酵,繁殖酵母菌,稱為 pied de cuve,等采收開始時再加入酒槽中,讓酒精發酵可以馬上開始。
溫度控制
當酵母開始運作,發酵產生的熱能讓酒槽內的溫度逐漸升高時,發酵的速度開始加快,霞多麗理想的發酵溫度在15℃—20℃,而黑皮諾的發酵溫度比較高,通常維持在30℃左右最佳,太高發酵太快,會縮短浸皮的時間,而且會喪失許多香味,太低可能會讓發酵中止。
傳統的酒槽并沒有控溫設備,發酵的溫度由自然決定,但現在,勃艮第幾乎所有釀造紅酒的酒莊都裝有控溫設備,釀酒師可以通過控制溫度來掌握酒精發酵的進程。傳統的木造酒槽和水泥槽也可用外加設備控溫,只要在發酵時放進通過內部水溫調節的金屬控溫器即可。
溫度的控制是一個復雜的技術,對葡萄酒的風格有決定性的影響。通常溫度越低,發酵速度越慢,甚至可能中止;但如果溫度過高,如超過40℃,也可能熱死酵母菌。通常在發酵初期需要加溫,但在中期則需要降溫以防止過熱。在30C的環境中,只需三四天就可完成酒精發酵,如果是在無蓋的木槽中發酵,酒精發酵一完成,就需要馬上結束浸皮,以免葡萄酒氧化變質。
在這么短的時間里,皮中的單寧和紅色素都來不及萃取出來,通常釀成的酒會比較清淡柔和。如果想釀造濃厚一點的紅酒,則需要讓發酵的時間長一些,以便延長浸皮的時間。維持低溫是讓發酵變慢的方法之一,而且低溫發酵所釀成的葡萄酒在香氣的表現上比較內紋,口感也會比較剛硬一些。
不過,讓發酵溫度突然上升,然后迅速下降,也可讓一部分不耐高溫的酵母減緩發酵。高溫本身有利于萃取出皮中的紅色素,另外也會讓酒的香氣濃郁一些,但可能少一些清新的香氣,口感變得比較圓潤。當所有糖都發酵完后,酵母菌將失去活力,逐漸死亡,溫度也跟著降回到常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