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說來,我們喝香檳的時候,都講究開瓶的動靜越小越好。
但偏偏在重大的慶祝場合上,我們開香檳的習慣是相反的——聲音越大、噴灑的酒液越多,大家就越興奮。頒獎、婚宴、慶功會、開業典禮…… 所有這些活動,都會隨著香檳噴薄而出,氣氛達到高潮。
你有沒有想過,這樣奢侈、甚至有點浪費,事后收拾起來也很麻煩的“習俗”,到底是怎么來的,又為什么能風靡百年至今?
香檳狂歡,竟源于世界大戰
曾經很長一段時間里,香檳都是“高大上”、“優雅”、“上流階層”的代名詞,廣告里很少出現噴灑酒液這樣的“不雅舉動”。
哪怕后來,香檳的營銷策略開始瞄準中等階層人群,也是以滿足他們“融入上流社會”的精神需求為宣傳手段,整體形象還是“端著的”。
香檳真正與“慶祝”相關聯,是從世界大戰開始。
在那期間,丘吉爾就有很多與香檳有關的語錄流傳至今,其中有好些都是為了鼓舞士氣,和慶祝戰爭勝利:
“我不能沒有香檳。勝利時需要它慶祝,失敗時需要它撫慰。”
“我們正在為之奮斗的不只是法國,更是香檳。”
而嗅覺敏銳的香檳酒商們,立刻領悟精神,宣傳主題轉向“慶功和分享”,酒液四濺的香檳也開始頻繁出現在廣告上。
在戰時直至戰后的那段時間里,香檳幾乎成為了西方社會重要的精神依托。
體育賽事,噴香檳成為保留節目
直到1966-1967年,噴香檳才因為一次偶然,成為了一種慶祝方式,并廣為流傳。
那是發生在勒芒耐力賽(24 Hours of Le Mans)的頒獎典禮上。值得一提的是,《極速車王》(Ford V. Ferrari)電影,講述的就是這場賽事。
當年,瑞士車手Jo Siffert在接過贊助商酩悅香檳(Mo?t & Chandon)贈予的酒款時,一時不慎,打開了香檳的瓶塞,酒液濺到前排觀眾身上。
在第二年的賽事上,美國車手Dan Gurney決定延續Siffert的無心之舉,甚至更進一步:他用力搖晃瓶身,給站在他身邊的所有人,包括賽事方、粉絲、媒體和他們的鏡頭,都洗了一場香檳澡。
盡管,當時在場“淋浴”的人群里,并不是每個人都那么開心——比如,福特公司的掌權人和他的妻子。但這可阻止不了那些興奮上頭的賽車手們紛紛效仿。
又因為香檳的英文“Champagne”與冠軍的英文“Champion”發音極為相似,噴香檳很快就成為了賽車頒獎禮上的必備環節。
而在賽車場之外,也開始出現噴灑香檳來慶祝奪冠的場景:美國職業籃球聯賽(NBA),美國橄欖球聯賽(NFL),法網、澳網等網球公開賽,以及足球、馬球、高爾夫等運動賽事……
可以說,每一位有可能奪冠的運動員,都得先練一手把香檳噴得又遠又久的本事。
從體壇到樂壇,再到百姓的日常生活頒獎禮上這樣把香檳噴了幾回后,這個舉動就“出圈”了。它在搖滾音樂和說唱音樂中,尤為盛行。
在當時的很多說唱作品的mv錄制中,歌手都會加上噴射或直接傾倒香檳的場景,以表達個性和態度。1987年,愛爾蘭搖滾樂隊(U2)也曾在舞臺上,向觀眾噴灑香檳,以慶祝演唱會的成功舉行。
直到今天,香檳作為“慶祝之酒”的意義,已經深入所有人的心中。
無論你是否愛喝葡萄酒,無論你是否了解香檳,每當慶祝的時候,我們都會下意識地期待“砰”的一聲,飛濺的酒液,和人群此起彼伏的歡呼。
當然了,最后還是要說,由于香檳瓶內壓強太大,我們開香檳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安全,避免瓶口直接對著人群。
而且,噴灑香檳以示慶祝,只是它的附屬功能。把香檳喝進肚子,而非白白浪費掉,才是所有酒莊和酒農們最希望看到的場景~
本文由富隆酒業美酒學院編輯富隆酒業,勝在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