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喝酒,有的人一杯就倒,有的人卻千杯不醉。而在酒局上,你也一定聽過來自資深“喝酒家”的一句話:酒量小沒關系,多喝就好了。這句“真理”讓很多不能喝酒的人沒事就在家拼命灌自己,試圖將酒量提上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酒量由什么決定?
我們平時所說的酒量,其實是指身體的代謝酒精的能力。當酒精進入人體內后,只有不到10%的乙醇可以隨著尿液和呼吸排出體外,而剩下90%的乙醇則被胃和十二指腸全數接受。隨著血液在身體各處溜達一圈后,交給肝臟完成代謝。
乙醇在肝臟內的代謝分為兩個步驟,并且由兩種不同的酶分管。首先是乙醇脫氫酶,它能將乙醇分解為毒性更強的乙醛,而乙醛能讓人血管擴張、臉紅心跳、神經緊張,而它也是酒后“上臉” 的真兇。隨后,乙醛脫氫酶2上場,將乙醛分解為無毒的乙酸,并釋放出能量、二氧化碳和水,隨著呼吸和尿液排出體外。
只有當兩種酶配合默契時,才能完成解酒大業。只可惜,這兩種酶的活性和數量都是由基因決定的。也就是說,酒量與遺傳息息相關,是要靠“拼爹”的,不太可能練出來。我們也經常有體會,酒量大的人,這一家子都不會太差。
為啥有的人越喝越能喝?
雖然酒量是由基因決定的,可日常生活中,我們確實能見到有人一開始酒量不好,后來越喝越“兇猛”,成為酒桌一霸。這是為什么呢?
其實酒量是不會變的。只是酒喝多了,人的身體會對酒精產生耐受力,雖然不像以前那樣容易醉,但身體內產生的乙醛卻會堆積的越來越多,對身體造成的傷害會更大。
有哪些解酒的小竅門?
雖然我們不能改變酒量大小,但我們可以控制酒精的吸收速度,比如喝前多吃菜、全程多喝水,這些都能延緩酒精進入血液,從而造成酒量好的“假象”。而在喝酒時,切忌將可樂、雪碧等碳酸飲料與酒摻著喝,二氧化碳的存在會加速酒精吸收,使人醉的更快。
市面上還存在許多解酒藥,這些解酒藥雖然可以緩解酒后頭疼、反胃的癥狀,使人變得清醒,但它們終究只是治標不治本,并不能幫助人體分解酒精。因此,解酒藥只是醉酒后采取的彌補措施,并不能當做喝酒的“保護傘”。要想真正不傷身,還是控制飲酒量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