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酒一支正在崛起,逐漸成為各路飲家探索品鑒的新領域。
作為日本國酒,清酒可不單單是“米酒”那么簡單,背后的門道可多著呢!認識清酒,從認識清酒術語開始。
【A】
酸度(Acidity):表示清酒中所含乳酸、蘋果酸等各種酸度含量的指標。昔日的清酒是不允許出現酸味的,但隨著現代人口味的轉變,經過精密計算帶酸味的清酒逐漸出現。雖然統稱為“酸”,但酸味種類是不一樣的,會根據產品靈活運用,比如春夏用更尖銳的蘋果酸,秋冬則用更圓潤的酸。酸度也會影響清酒口感,舉例來說,就算是日本酒度同樣為 0 的清酒,若酸度低則口感淡麗,酸度高則給人濃醇的感受。
酒精度(Alcohol Percentage):清酒酒精含量指標,一般用 abv 來表示。大多數清酒酒精度在 15-16% abv,但有些未經稀釋的原酒可以達到 21% abv。
甘口(Amakuchi):日本人將清酒的口感描述為辛口和甘口,辛口就是不甜,與之相對的甘口則指的是口感略甜。甘口還是辛口,這跟日本酒度(表示糖含量的多少,日本酒度為負數的酒較甜,日本酒度為正數的酒含糖量少更為干爽)和酸度有關,具體如下圖所示。
甘酒(Amazake):甜清酒。一種濃厚的白色飲料,采用大米、酒曲和水做成,經過糖化酵解,酒精含量幾乎為 0。一般日本神道教會在新年的時候喝這種酒。
氨基酸度(Amino Sando/アミノ酸度):除了有機酸(蘋果酸、乳酸、琥珀酸、檸檬酸等),日本就中還含有氨基酸,能使酒嘗起來有鮮味。氨基酸度則是表示氨基酸在酒里的含量。
荒走酒(Arabashiri/あらばしり):清酒發酵完成之后,需要壓榨,榨出來的酒可分為 3 個階段——荒走(最先流出)、中取和責(最后的部分)。荒走酒是采用傳統的“槽掛”或“袋取”等壓榨手法,在未施加重力的情況下自然流出的酒液。荒走酒外觀略帶懸浮物,偏渾濁,香氣華麗,入口略帶粗狂又干凈,宛如礦泉水般新鮮清冽。由于只能取得少量,因此是非常稀有的酒。
酒精添加酒(Aruten/アル添):在釀造過程中添加了釀造酒精,非純米酒。日本酒法規定,清酒釀造中米的重量不能超過 50%,而釀造酒精不能超過米的 10%。所以一瓶清酒的釀造酒精含量最多占總量的 5%。
熱酒(Atsukan/熱燗):有些清酒適合冰鎮喝,有些適合溫著喝。熱酒這種喝法就是將日本酒倒入名為德利(Tokkuri/とっくり)的陶器中,然后從外部加熱德利。加熱清酒的這種行為稱為“燗(làn)酒”。通常,熱飲更能降低清酒的酸感,凸顯其甜味,更適合大米味道較濃的清酒。
【B】
菩提酛(Bodai-moto):一般認為這種方法是 1440 年代奈良縣菩提山的正歷寺創造出來的。它的釀造方式為將水、生米及熟米調和,放置時日轉換成乳酸水,隨后拌入蒸米的水里頭,加進米麹(qū)和酵母中,產生酒母(酛)。目前這個方式可說是非常罕見豐富,釀出的酒口感較為濃厚。
釀造酒精(Brewer's Alcohol):以蔗糖制造后剩余的殘渣(糖蜜),經過發酵、蒸餾獲得。在高端清酒中,少量添加釀造酒精可以改善清酒的香氣、口感和質地。因為釀造酒精可以把香氣從酒糟中提取出來(香氣分子易溶于酒精),讓清酒香氣更濃郁;同時添加釀造酒精還能起到稀釋的作用,讓酒的口感更清爽。在低端清酒中,添加釀造酒精一般是為了增加產量。
釀造年份(Brewery Year,BY):表示這瓶酒是在哪一年釀造的。
【C】
豬口杯(Choko):傳統且使用場合最廣的清酒杯,名字是來源于朝鮮詞“鐘甌(Chyongku)”的音譯。豬口杯有著典型的直筒圓柱杯身,開口較小,特別適合飲用口感清爽的清酒。這種小尺寸的酒杯拿放也十分方便,杯中盛放量不大,最適合一飲而盡,也需要不斷的倒酒,這就充分展現日本傳統的款待禮節。
【D】
大吟釀(Daiginjo):也可以稱之為大吟釀酒(Daiginjo-shu)。大吟釀指一款清酒精米步合不超過 50%,且采用低溫緩慢發酵,這是清酒的最高等級。
濁酒(Doburoku):壓榨出的酒用粗布過濾后可得到濁酒,屬于未經殺菌的活性酒,由于裝瓶后酵母與酶仍有活性,常常帶有碳酸氣息。此類酒圓潤順口,新鮮刺激,風味多樣,還帶有酵母味。
【F】
袋吊法(Fukurozuri):一種分離清酒酒糟和酒液的方法,非常傳統的一種方式,現在很少用。發酵后的酒醪裝入棉布袋中,不經過擠壓,一滴一滴自然滴入斗瓶中,這就是“斗瓶取”。
槽(Fune):清酒的壓榨設備之一。一般是木質/金屬質地的方形盒子,里面放著裝滿酒醪的布袋,給這些布袋施加一定的壓力,清酒酒液就會流出,而酒糟留在布袋內。這是一種較為輕柔的壓榨方式,可以保留較多香氣。
普通酒(Futsu-shu):一般清酒沒有特定名稱,這些大量生產的清酒通常又加上了釀造酒精、糖類、化學調味料等副原料,因此只能列為普通酒。而特定名稱酒,是原料、制法都要達到規定基準的清酒,一共有 8 種。
特定名稱酒
【G】
玄米(Genmai):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糙米,與磨去大米表層部分的精米相對應。
玄米酒(Genmaishu):用玄米制作的清酒。
原酒(Genshu):裝瓶之前不加水稀釋的酒,口感比一般清酒重,酒精度也更高一些。
吟釀(Ginjo):也可以稱之為吟釀酒(Ginjo-shu)。精米步合不超過 60%、采用低溫緩慢發酵而成的清酒。
吟釀香(Ginjoka):吟釀酒中的典型香氣,通常充滿蘋果和香蕉等果香。“反復吟味來進行釀造”,意思是在釀造方式上下足功夫。為了釀出特有的吟釀香,酒造會將精細磨過的大米以低溫緩慢發酵。
湯吞杯(Guinomi /ぐい呑み):也是常見的清酒杯,外形和豬口杯很相似,但口徑比豬口杯大,杯底有弧形可以盛放更多的清酒,相比于豬口杯小口品嘗就多了些豪氣的感覺。
【H】
花冷(Hanahie):冰鎮清酒至 10℃,賞櫻花時節略帶涼意的溫度。
發泡酒(Happo-shu):清酒中的起泡酒,可以采用充入二氧化碳方式,也可以采用與香檳一樣的瓶中二次發酵方式,當然后者的氣泡更為綿密,品質更高。
火入(Hi-ire):清酒中的巴氏殺菌程序。
日向燗(Hinatakan):加熱清酒至 30℃,陽光般溫暖。
老香(Hineka):可以用來表示清酒陳年之后的熟化香氣。但也能用來表示清酒熟化太過之后產生的瑕疵味道。
人肌燗(Hitohadakan):清酒較熱到 35℃,體溫般舒適溫暖。
冷酒(Hiya/冷や):清酒冰鎮,微微低于室溫。
冷卸酒(Hiyaoroshi /ひやおろし):指從冬天到春天釀造的清酒經火入殺菌后在儲藏罐中儲藏,經過一夏天的熟成,在秋天至冬天的時節,當酒液溫度和室外溫度一致時灌裝出售的一種清酒。褪去了新酒的凜冽感,更具有成熟的味道。一般清酒都在儲藏前和灌裝前兩次進行殺菌,冷卸酒只在儲藏前殺菌一次。
本釀造(Honjozo):可加入少量釀造酒精來調節香氣和味道,精米步合不超過 70% 即可。
【I】
一合(Ichigo):在日本,合(Go)是一種計量單位,1 合相當于 180ml。在日本居酒屋,人們喝清酒一般是以合為單位來點酒的。
一升(Issho):1 升 = 10 合,即 1.8L。
一升瓶(Isshobin):容量為 1.8L 的清酒瓶。
一斗(Itto):1 斗= 10 升,即 18L。
一斗瓶(Ittobin):18L 的瓶子。一般新鮮壓榨出來的清酒用斗瓶盛放。
居酒屋(Izakaya):指日本傳統的小酒館,是提供酒類和飯菜的料理店。
【J】
地酒(Jizake):1970 年代流行起來的詞語,字面意思是“本地清酒”。
常溫(Jo-on):清酒以 20℃ 飲用。
上燗(Jokan):清酒加熱到 45℃,和煦脈脈。
蒸米(Jomai):將米蒸熟。
純米酒(Junmai-shu):僅用大米、水和酵母釀制而成的清酒。
純米大吟釀(Junmai Daiginjo):既是純米酒,又是大吟釀酒。
純米吟釀(Junmai Ginjo):既是純米酒,又是吟釀酒。
【K】
干杯(Kanpai):日語寫作“乾杯”。
辛口(Karakuchi):指一款酒味道不甜,酒精感更明顯。借用一下葡萄酒中的相同概念,就是干(Dry)。
酒粕(Kasu):粕,或者糟,指的是清酒發酵完之后,從酒醪中分離出來的固體物質。酒糟中的酒精含量可以達到 8%,可以做成薄片或糕點賣給超市。
粕步合(Kasubuai):清酒的壓榨率。
貴釀酒(Kijoshu):是一種含糖量極高的清酒。在發酵過程中添加自釀的清酒以替代部分水,抑制酵母的發酵速度,糖化生成的浸出物則殘留較多,最終釀造出來的酒擁有更濃醇的甘甜。
蛇之目豬口杯(Kikichoko/きき豬口):專業的豬口品鑒杯底部有藍色的圈紋。白瓷和藍色圈紋形成鮮明的對比,便于觀察酒體的顏色和清澈度。
生酛(Kimoto):一種自古流傳下來、以酒母制酒的手法之一。在制作酒母的過程中會混入雜菌和其它種類的酵母菌,需要乳酸菌來驅除雜菌,同時孕育酵母。乳酸菌可以通過自然環境中取得,或是人工加入乳酸。而生酛釀造法,就是利用天然乳酸菌。這種方法費時費力,需在 5℃ 低溫下培養 30 天,不過天然乳酸菌中的微生物也會影響清酒的風味,可以釀出無雜味且濃醇的酒質。
麹(Koji):生產清酒的重要原料,它是一種長有麹菌的米。
麹菌(Kojikin):一種霉菌,在清酒生產中可以將蒸米中的淀粉分解成可發酵的糖分。
麹米(Kojimai):添加到醪里面的麹。
石(Koku):在清酒當中,指 100 升瓶,即 180L。
古酒(Koshu):新酒只有在釀出 1 年后,才可稱為古酒。不過,一般在市場出售的都是 3 年或 3 年以上的古酒。5 年以上的為熟成酒,可稱為秘蔵酒(ひぞざけ)。
蔵(Kura):清酒酒廠。
蔵人(Kurabito):清酒廠員工。
【M】
醪(Moromi /諸味):水、米、麹和酒母的混合發酵物。
酛(Moto):酛就是酒母,是由蒸米、水、曲(麹)加上酵母釀造而成的。酒母能讓酵母進行增生繁殖,此外酒母所含有的乳酸也可以防止其他雜菌的繁殖,它是決定清酒口感的重要因素。
無過濾(Muroka/無濾過):裝瓶前未經過濾的清酒。此類酒含濃郁的果實、花朵、谷物芳香,強勁醇厚,余味經久不散。
蒸米(Mushi /蒸し):指蒸米的過程。米蒸過之后變軟,淀粉物質變得更容易獲取。蒸好的米可以用來制作酒母、麹,或者加進醪當中。
熟米(Mushimai /蒸し米):蒸好的米。
【N】
中取(Nakadori/中取り):荒走酒之后,接著流出的酒被稱作中取,是最精華的部分。它的香氣最微妙,口感最圓潤,酒體飽滿,風味豐富。
生貯藏酒(Namachozo):清酒在貯藏前未經火入,只在裝瓶前進行了一次火入。生貯藏酒爽口、清淡、怡人,適合冰鎮后飲用。
生酒(Namazake):在貯藏、裝瓶前,均未經火入殺菌。生酒宛如礦泉水般新鮮清涼,含新鮮的檸檬、草莓、梨、水蜜桃味,以及怡人的苦味。一般生酒的酵母仍然活躍,酒質會不斷變化,需要冷藏。
生詰酒(Namazume/生詰め):在貯藏前進行一次火入,而在裝瓶前未經火入。生詰酒爽口、清淡、怡人,適合冰鎮后飲用。酒質比生酒的穩定,可以保持一定的新鮮的口感。
濁酒(Nigorizake/濁り酒):壓榨出的酒用粗布過濾后可得到濁酒,屬于未經殺菌的活性酒,由于裝瓶后酵母與酶仍有活性,常常帶有碳酸氣息。此類酒圓潤順口,新鮮刺激,風味多樣,還帶有酵母味。
日本酒(Nihonshu):即清酒。
日本酒度(Nihonshudo):日本酒度用來表示糖含量的多少。在日本酒里加入糖后,如果每毫升重量比水(4°C)輕,日本酒度為正,表示含糖量較少;若為負,則表示含糖量較多。但是,日本酒度不是日本酒甘甜度的指標,甜味與其他味道的比重才是決定是否呈現甜味的指標。
糠(Nuka):玄米被磨去、呈粉狀的部分。
溫燗(Nurukan/ぬる燗):清酒加熱到 40℃,溫泉般的溫度。
【O】
熱酒(Okan /お燗):泛指加熱過的清酒,并沒有特別明確的溫度。
滓酒(Ori-zake):跟濁酒類似,但是滓酒中的沉淀物比濁酒更細膩。
【R】
冷酒(Reishu):冰鎮過的清酒。冷飲能更好地展示清酒的香氣,因此適合帶果香的清酒。吟釀系列往往需要冷飲,這樣可以更好地感受其纖細的香氣和清爽口感,否則酒中香氣在溫度較高的情況下容易快速散發損失。
(圖22)
【S】
酒蔵(Sakagura):清酒酒廠。
酒米(Sakamai):清酒釀造米跟我們平時食用的大米不同。酒米顆粒比較大,米心的部分呈白色渾濁狀,被稱為“心白”。米心的構造上,有許多細小的間隙,這些間隙使得曲霉菌的菌絲很容易進入,從而形成高質量的米麹。
三段添加(Sandan Jikomi/三段仕込):制造醪的時候,要添加水、米、麹和酒母。但這添加的順序也是有講究的,如果一次性添加完的話,酒母的酵母等物質就會被沖淡,導致雜菌混入。因此添加要分三次,被稱為三段添加,這是比較常見的做法。
精米(Seimai):玄米磨掉表層部分后就是精米。
左上為玄米,右為精米
精米歩合(Seimaibuai):玄米接近表層的部分含有大量蛋白質,蛋白質進入酒中,就會產生多余的味道。為了使得釀出來的酒沒有雜味,就要磨去米的表面,剩下的部分用“精米步合”表示。例如,從糙米的狀態磨去 30%,這時米的精米步合是 70%。
清酒(Seishu):也可以叫Sake。
責(Seme):責是中取后施加壓力進行榨取而得到的酒液,由于是受到外力,因此取名為責め(責め,在日文中是被懲罰的意思)。其實經過前面兩段的壓榨,最后這一段責所包含的香氣并不豐富。酒精感比較強,酒體扎實,風味比較復雜,甜苦交織。
洗米(Senmai):清洗附著在米粒中的米糠,這一過程還會小心地進行浸漬,使米粒吸收一定量的水分。
新酒(Shinshu):又稱“搾立”,是把年度最初的醪,進行初榨裝瓶的。未經熟成及加工下最原本的風味,口感新鮮又爽快,帶有微微的氣泡感,僅在冬天新酒季進行販賣,出品的時間大約為 11-3 月的期間。使用當年新米所制造的酒,也可稱為新酒。
雫酒(Shizuku):使用袋吊法得到的新鮮清酒是雫(nǎ)酒,風味醇厚,清新自然、米香酒香相輔相成,淡白色的瓊漿中包含著迷人氣息。
酒母(Shubo):也可以叫酛。
酒造好適米(Shuzo-kotekimai):在日本,普通的食用米占大概 95%,用于釀酒的米占 5% 左右,其中 1% 被稱為酒造好適米,也被稱為優質清酒用米。在日本,酒造好適米有山田錦、五百萬石、美山錦、雄町……幾十種,其中山田錦被稱為“酒米之王”,風味高雅,適合高度精碾。
速釀酛(Sokujo):制造酛可以采用天然乳酸菌,也可以人工加入乳酸菌。人工乳酸菌方法做出來的叫速釀酛,目前大多清酒使用這種方法,所用時間也更短,大約 2 周。用這種方法釀出來的清酒偏向淡麗,建立起現代日本清酒清雅柔芳的主流形象。
涼冷(Suzuhie/涼冷え):清酒微微冰鎮到 15℃,冷風吹拂的溫度。
【T】
熱切熾燗(Tobikirikan/飛び切り燗):清酒加熱到 55℃,暖到發燙。
斗瓶圍(Tobin Gakoi /斗瓶 囲い):袋吊法得到的清酒如果在斗瓶中熟成,得到的就是“斗瓶圍”,含清新的水果、花朵香氣,順滑雅致,余味中透著如同新酒一般的粗獷苦味。斗瓶圍產量非常有限,常用作品酒賽事的參賽用酒。
杜氏(Toji):通常是指受藏元(經營者)委托帶領藏人進入酒造釀酒的人,是釀酒技藝卓越之人,其所釀造的清酒質量被眾人認可,在日本不同地區的釀酒師也形成富有地域特色的杜氏流派。
徳利(Tokkuri):盛酒用的酒壺。瓶頸較細,瓶身或圓或長。徳利通常為瓷制,陶制或玻璃制,樣式與種類非常多,一般配有配套的小酒盅。德利有大有小,小德利為 1 合,大德利為 2 合。
特別(Tokubetsu):只會出現在本釀造或純米酒之中,變成特別本釀造(Tokubetsu Honjozo)或特別純米酒(Tokubetsu Junmai)。這些“特別”的出現主要來自于 3 個原因:“特別”的精米步合,可能做到了60% 但卻因為種種原因不想標示為“吟釀”,因此可選擇叫做“特別本釀造”;使用了“特別”的酒米品種,例如古老復刻的米種;運用了“特別”的釀造程序。
特定名稱酒(Tokutei Meishoshu):與普通酒相對應。以市場流通率來說,普通酒的量占了壓倒性多數,特定名稱酒大約占整體市場的 3 成。
【Y】
連續垂直壓榨機(Yabuta/藪田):雖然壓榨速度很快,但在施壓的過程中會導致一部分的酒粕殘渣流入酒液,而使酒的口感發生變化。
山田錦(Yamadanishiki):享有“酒米之王”之稱,其富含淀粉質的心白部位大,讓酒產生雜味的蛋白質少;外殼硬度高,磨米中不易碎;內部柔軟利于酒母菌菌絲深入,釀成的酒甘、辛、酸、苦、澀五味均衡;再則,山田錦的種植困難,除了對土壤有特殊的要求外,自身稻棵生長較高,容易倒伏,如遇到臺風,有時會落得顆粒不收,所以種植會比較少。
山廢(Yamahai /山廃):生酛釀造法中,省略山卸的步驟,就叫山廢。
山卸(Yamaoroshi /やまおろし):明治時代之前,培養酒母的方式是把米堆成一個像是小山的形狀之后,不斷的靠人力把米翻動搗碎,以增快淀粉糖化以及乳酸菌作用的速度。這個動作叫做山卸。山卸這個動作,需要不斷地翻動酒米,而且,為了要能夠大量制造酒母,所以要有很多很多空間讓藏人可以同時進行山卸的動作。對于酒造來說,是一個需要大量勞動力的制作過程。不過在 1909 年,日本國立釀造試驗所發現,就算不做這個動作,酒母所產生的成分也不會有太大差異。
四合瓶(Yongobin):1 合是 180ml,四合瓶就是 720ml 的酒瓶。這是市面上常見的清酒酒瓶。
雪冷(Yukihie/雪冷え):清酒冰鎮到 5℃ ,下雪天的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