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括一切酒類知識,走進微醺酒類世界!
關注微信公眾號:酒百科(baikejiu)
大家都知道,酒百科做葡萄酒是以進口酒為主的,國產酒我們也喝過不少,但印象中總是整體性價比不高。究竟怎么回事?
為了弄清楚這個長期以來的困惑,酒百科團隊在上周去了一趟寧夏。畢竟國際著名葡萄酒大師杰西斯·羅賓遜(Jancis Robinson)都曾說過,“中國葡萄酒的未來在寧夏。”再者前不久領導人也前去勘察。
我們一共探訪了 7 個寧夏賀蘭山東麓的酒莊,留世、賀蘭晴雪、原歌、志輝源石、西鴿、博納佰馥、利思。這篇文章,我將以我們的探訪順序來敘述,如實向大家展示這一路我們的所見所聞所感。
第一站:留世酒莊
留世是我們的始發站,一下飛機就來了這家酒莊。驅車經過一條碎石小道,抵達大門。
留世酒莊在著名景點“西夏王陵”的旁邊,遠眺還能看見一些陵墓土堆,背后就是賀蘭山。
留世老莊主劉忠敏先生親自來給我們開門,酒莊的葡萄藤最早就是他于上世紀 90 年代種下的。
尤其是這些 25 年老藤,這在國內是非常罕見的,樹干非常粗。
酒莊曾請國際種植專家來看過,挖土 3 米,看到葡萄藤扎根很深。它們生長得慢,因此采收晚。(我們預約的時候有些酒莊因為采收預約不上,這也是我們能預約上留世的一個原因)
園內土壤為黏土+沙土+石塊,葡萄園行距很寬,達到 4.5 米。這樣不僅有利于通風、接收光照,還方便機器埋土。
埋土是寧夏產區特有的種植方式。由于這里冬季氣溫太低,為了防止葡萄藤凍死,冬天就得把葡萄藤修剪掉枝丫之后人工把葡萄藤壓倒,再用土掩埋 50 厘米保溫。這是一種費時費力的種植方式。
早春的霜凍也是寧夏產區需要面臨的一大挑戰,比如今年連續 4 天的嚴重霜凍,使得留世減產 60-70%。
第二站:賀蘭晴雪
賀蘭晴雪是由兩位前輩容健、王奉玉與年輕釀酒師張靜共同創建的,李德美教授任顧問。當天接待我們的正是張靜。
2011 年 9 月 7 日,寧夏賀蘭晴雪酒莊的“加貝蘭 2009 特別珍藏”在英國倫敦皇家歌劇院奪得醇鑒世界葡萄酒大賽國際大獎,這是中國葡萄酒首次獲得這項大賽的最高獎項。
“加貝蘭”的獲獎是中國開始進入世界優質葡萄酒生產國行列的標志。從此,世界葡萄酒界的目光開始聚焦寧夏賀蘭山東麓產區。
說起這個來,張靜充滿驕傲,正是她釀的這款酒將寧夏賀蘭山東麓產區帶向了國際舞臺,酒莊才開始越來越多的建立起來。
寧夏目前建好的酒莊有 110 多家,還有100 多家在建。
賀蘭晴雪其實每年的產品線都很短,少的時候一年只釀 2 款酒,多也就 3 款。主打干紅,干白和桃紅都是附屬的,看年份情況決定生產與否。
酒款以酒莊直銷為主,寧夏本地消耗最多。也有少量外銷,比如北上廣、澳門、香港、倫敦。
說起做酒莊,張靜直言,它是屬于有錢人的,就算做個一年只產五六萬瓶的小酒莊,沒個幾千萬的投入也下不來。賀蘭晴雪一直到底 8 年才差不多達到收支平衡。賀蘭晴雪有 20 個常年上班的人,算是比較多的,因為外聘人員經驗總是不足,而且不穩定,所以干脆直接聘用長期工。張靜戲稱“一睜眼就 20 個人全部發工資”,雖是戲言,酒莊起步的艱難可見一斑。
問到領導人來了以后有什么變化,張靜激動地說,“堅定了信念呀!現在都在倡導國人喝國酒,大家都在推。不管誰家的,就算不是加貝蘭,還有其他的。”可見其胸襟。
張靜帶領我們品酒
期間說到霜凍問題,一樣悲傷,賀蘭晴雪也減產了 70%。
第三站:原歌酒莊
我們去原歌酒莊的時候剛好在修路,差點以為到不了了。一路顛簸,幸好還是到了。
原歌酒莊莊主是做工程出身,建酒莊共投入 8,000 多萬,酒莊的設計和建造都帶隊自己上。
莊內設計巧妙有趣,風景優美。
葡萄園修剪整齊。和大部分寧夏酒莊一樣,葡萄園外圍都種植了防風林,蜜蜂很多。
這里的土壤以白色礫石土為主,很硬,葡萄藤扎根深。
底層土壤切面展示
原歌酒莊產量比前兩個酒莊都多一些,年產 40 多萬瓶。
不過最高端款年產只有幾千瓶,而且并不是每年都產,比如 2016 年、2019 年和今年都沒有。
酒莊最高端款
說到霜凍,原歌也減產了 50% 以上。
第四站:志輝源石
激動地來到了領導人勘察過的酒莊。
傳說中以石頭筑造的酒莊仿若一個皇家園林。
為什么叫志輝源石?這個酒莊的名字有 2 層含義,一是取袁志袁輝兩兄弟的名字,二是酒莊是礦坑回填之后所見,取“源自砂石”之意。
因為是砂石礦坑回填,所以每一塊地在種植之前需要先篩選 2 年石頭。其中的成本可想而知。志輝源石是一個占地 18,000 畝的大園林,其中有 2,000 畝是葡萄園。總共斥資十二三個億,其中酒莊部分花了 3 個億。園區非常大,需要開車才能逛。這里常駐 100 多人負責打理。
和其它所有寧夏酒莊一樣,志輝源石酒莊也是連年虧損的。他們采取的方法是以園林掙錢來養葡萄園。
園內種植的樹木逾百種,還有罕見的百年旱柳。每棵樹都有自己的二維碼身份,屬國家保護。
志輝源石的葡萄園是修剪最整齊的,以廠字型的方式修剪。
葡萄園行距 4 米,葡萄有明顯的坐果帶和通風帶。這使得葡萄樹通風情況非常好,且光照時間更長,也方便人工采收。雖然前期篩選石頭艱難費錢,但后期這些礦石很好地提供了透氣性和礦物元素。
園內的草也明顯比其它酒莊的多。我們采購同事的學長(在志輝源石釀造車間工作)為我們解說,這里的草多為馬齒莧、狗尾巴花等,這是特地留的,因為這些草一來不長蟲,二來比較矮,它們的大肆生長可以擠掉其它草類生長,保證葡萄健康和通風的同時,能阻擋地面石頭的反光。寧夏的光照是非常強的,幾乎不存在成熟度問題,阻擋反光后能夠使葡萄更為緩慢地生長成熟,積累酚類物質。
看到如此優秀的葡萄園管理,我們問了下霜凍問題。他們回復,并沒有受到影響!學長云淡風輕地解釋,寧夏霜凍年年都有,他們早已做好了預防。比如他們采取晚給水的做法,葡萄抽芽慢,霜凍來的時候葡萄嫩芽沒怎么出來,自然就不容易凍傷了。
來到酒莊的發酵室,氣派而精美。
這個發酵室整體設計是仿照宋代官帽樣子設計建造的。中間一塊大石頭是仿造中間鑲嵌的玉。
酒莊建筑所有的所有石頭都是當初開發的時候挖掘出來的。建筑頂上一排瓦片堆疊的設計是給小鳥留的,希望小鳥能在此安家,不因人類開發而失去家園。也是酒莊“天人合一”思想的體現。
發酵室內的紅葡萄酒發酵罐有橡木桶發酵和不銹鋼罐發酵兩種。橡木桶發酵能帶來微氧環境軟化單寧,賦予口感飽滿度,帶來橡木風味。
干白與桃紅則全部采用不銹鋼罐發酵。且罐子形狀更細長。因為發酵罐都不會是完全裝滿的,上面會有空隙,而細長的形狀能夠讓空隙更少,即進入的空氣更少,氧化程度低,為酒液保留清新果香。
酒窖同樣采用石頭制成,且吊頂采用的是紅磚,這在國內是非常罕見的做法。酒窖保持濕度的方式是人工一天拖地 7-8 次,而紅磚能夠吸收水分并慢慢釋放。
酒窖內的通道上有各種供游客參觀學習的展示,比如酒莊的歷史展示、葡萄生長周期的展示等。
酒款展示。
酒莊與寧夏 12 景打造的特色酒標紀念款。
酒窖內部是沒有空調的,但墻壁建造有 2-3米厚,保冷效果很好。
瓶陳酒窖。
酒莊還推出“認植”項目。顧客僅需 4,800 元即可認購 0.25 畝葡萄園一年的產量(60 瓶葡萄酒),并可以自己設計酒標。這是酒莊為了吸引更多的人了解葡萄酒,喜歡上葡萄酒。
志輝源石非常巧妙地采用旅游的方式來拉動葡萄酒銷售。作為寧夏著名景點,即使不懂葡萄酒的游客來到寧夏也要到志輝源石走一走,而酒莊游玩最后一站便是試酒。
他們年產量不低,也有 30 多萬瓶,光現場體驗就能賣掉 50-60%,利潤特別高。據學長介紹,志輝源石的銷售利潤應該是最高的,完全沒有中間商掙差價,真正的酒莊直出。不過虧的還是多,即使把掙的錢全部投入也不夠,還要園林收入來填坑。
作為領導人唯一到訪的寧夏酒莊,我們同事開玩笑說,這下酒應該不愁賣了。學長再次云淡風輕地說,我們的酒本來就不愁賣,每年都賣得很快,主要是定價很親民。不過來了以后高端酒也賣得更快了。
當天我們試了 3 款酒,石黛干紅、山之語和桃紅,屬于低、中端酒款。雖然是低、中端,但試的時候狀態都非常好,平衡和諧,果香豐富。尤其是山之羽,香氣非常好,還有一定復雜度,余味很長。難怪能通過現場體驗一年賣掉十幾萬瓶酒。
我們都覺得確實定價親民,有性價比。學長仍然是云淡風輕地說,志輝源石的酒質可能不是最好的,但旅游一定是最好的,投入十幾個億不是白投的。主要是路子走得比較正確,尤其是現在國人對葡萄酒還不夠了解,用旅游來帶動是切實可行的,掙的錢干干凈凈,健康持久。
第五站:西鴿
其實去之前就有其他酒莊夸贊過,西鴿是真的氣勢恢宏,現代化做得很好。但自己看了之后還是挺震撼。
總共 1.5 萬畝,進去之后道路寬闊平坦,視野開闊如同看不到酒莊盡頭。
酒莊大門非常大氣。
里面的建筑非常現代化。
進去展廳之后,墻面上的智慧農業實時監測充滿科技感。它正在實時監測葡萄園的光照和水分等。
他們家的發酵罐是與其它酒莊不同的錐形罐,底部是錐子型,便于紅葡萄酒除皮除渣。
酒莊的酒窖房間非常高,墻壁很厚,起到一個隔熱的作用。
參觀完后酒莊后最大的感受就是大、闊、高科技。酒莊預計要年產 10,000,000 瓶(不用數了,1 千萬),現在罐裝線每小時能輸出 3,000 瓶。光聽數字就震撼。
酒莊還有專門的試酒室給參觀者試酒。當天我們試了這 5 款。
很有大葡萄集團酒款的范兒。由于都是中低端款,沒有驚艷的感覺,但每一款都平順柔美,舒服易飲。尤其是玉鴿單一園蛇龍珠干紅,是小編最愛。這是第一次喝蛇龍珠,早就聽聞這個品種成熟度不高的話生青味會非常嚴重,但這款不會,單寧如絲,煙熏味很愉悅。
了解到之前是因為蛇龍珠容易感染卷葉病,不得不提早采收,因而生青味重,但現在這種病已經治理了,成熟度已經可以保證。
第六站:博納佰馥
要說有一個酒莊最讓人感覺親切可愛的話,必須是博納佰馥。
酒莊的大門就是一個黑色簡陋的鐵門,讓你難以相信這是個酒莊的大門。進到里面也沒有高樓建筑,就是這樣一排小平房。“酒莊 logo”下面還放著莊主孫淼小姐姐曬的薄荷葉。
旁邊養了一只狗,一只大鵝,它們是好朋友。
前面種了紫包菜、茄子和各色小花。
孫淼小姐姐和彭帥釀酒師,明明是兩個博士,卻因為常年在田間酒窖工作皮膚黑黑的,衣著也非常樸素。
中間的兩位是孫淼和彭帥夫妻
看到這樣的情景,我們心里也有些納悶兒,孫淼卻很坦然,一邊逗孩子一邊跟我們解釋說,我們想要的就是這樣的生活,在城市的不遠處能生活就好。全然一副歲月靜好。
孫淼說,她從不想通過酒莊掙大錢,包括丈夫彭帥也是一個“胸無大志”的人。現在酒莊的產量就算全部賣掉,一年頂天是 200 來萬,收成再差就是 100 多萬,除去人工等成本,就是個不會挨餓也不可能暴富的狀態。
“我不想拼命掙錢,我還要生小孩兒,不止現在這一個,我還要生第二個、第三個。”
——孫淼
在聽完了這些之后,我們對酒莊后面的的生物動力法講解理解就更方便了。
博納佰馥的生(shěng)物(qián)動(tōu)力(lǎn)法
1、不選法國進口葡萄苗(22 元/株),而采用寧夏本地培育的玉泉營(0.5 元/株)。本地苗省去了很多改善土壤、讓葡萄苗適應當地環境的措施。便宜的葡萄苗后期壓力就比較小,不用天天想辦法去搶救它們。能活就活,不能活再買再種。
2、給肥?生物動力法都得給肥,動物糞便之類。關鍵是肥什么時候給,想要收成好的大多春天給,但博納伯馥不在乎收成,反而更關注土壤。生物動力法認為土壤好葡萄種下去就活,不好 10 年不能活。而好不好重點在微生物,所以每年在冬天施肥,給里面的蟲子提供熱量和食物,不是給葡萄吃的,是給蟲子。
3、給水?莊主曾經咨詢過國外的大師,他們建議不要把葡萄藤當經濟作物,春種秋收;而要當一棵樹,是百年基業。所以給水從 1 年 3 次逐年降低到 1 次。葡萄苗死掉的更多了,所以后來改為老藤 1 年 1 次,年輕的 2 次。這里地下 3 米就有水,老藤能自己扎根下去喝水。
4、除草?一般不除,除非太高了干擾到葡萄藤生長。因為生物動力法相信能量守恒。太陽能、風能都是自然存在源源不斷的,葡萄藤和草都是各自憑本事吸收這些能量,最后還是在這片地里。草多吸收的就多,整個這片地賺了。
此外,通過每年草的生長情況還能判斷出葡萄藤的情況。園子里每年草的種類是會變的,茂盛情況等等也不同,如果今年的和 2016 年的一模一樣,那很可能意味著 2016 年遇到過的問題今年會重演,這樣就能提前規避了。
5、樹葉?不疏葉。因為這里土壤鹽堿化嚴重,很貧瘠,又放任自由沒有進行土壤改良。所以葡萄藤也幾乎不長葉子,而把能量集中起來優先放到傳宗接代(結果子)上。這樣葡萄雖然稀疏但果實濃縮度好。
6、請國際知名釀酒顧問?不請。像志輝源石等酒莊,請個釀酒顧問一年飛一趟就幾十上百萬,太貴了。彭帥本人親自上陣,不要錢。而彭帥本人也沒有想要做行業頂尖的想法,每年的釀造方式幾乎是一成不變的。所以孫淼說,“我們的釀酒不做改進,但你能喝出來酒品質一年比一年好,我們也會每年漲價 10 塊錢,這是因為葡萄藤越來越老,它越來越適應,自己提升了。”
兩口子就這樣,彭帥負責釀酒,孫淼負責田間管理,所謂田間管理更多的是管錢和管人。比如開拖拉機人真的不好找,又只要用那么一會兒,所以孫淼就自己學會了。
這樣下來,葡萄藤第 2 年的成活率只有 20%-30%。共 110 畝的地,100 畝用來種植葡萄,2010 年開始種,種了 10 年了,現在只種滿了 60 畝,能用的 50 畝不到,產量只能有 100 公斤/畝。
葡萄沒草長得好的葡萄園
這樣做到底符合生物動力法要求嗎?符合,確實夠無為而治的。不僅如此,還極大地省了錢,省了力,兩口子偷了懶。所以我想管它叫“省錢偷懶法”也挺合適。
孫淼后來說了一句話讓我深受觸動,她說“我們這樣有很多本可以做的都沒做,因為我們覺得最好的就是心安”。從來只聽說過盡人事、聽天命,盡了所能盡之事,才心安。而博納佰馥因為能不做的都沒做所以心安。大概這就是生物動力法的真諦?
第七站:利思酒莊
這個酒莊是同事的師父極力推薦我們去的。
利思是唯一一家市內酒莊,利思酒莊的莊主特別喜歡中國傳統文化,收藏了非常多的老物件。給酒款命名“仁、義、禮、智、信”也是因為這個。
葡萄園種植了很多玫瑰花。據說玫瑰花能夠比葡萄更先感知霜霉病。
酒窖并不算大。
他們家不同于其它寧夏酒莊著重于赤霞珠、梅洛、蛇龍珠、馬瑟蘭等,反而重點打造“西拉”,來制造差異化。莊主的弟弟解釋,“其實國人相對來說口感偏好是更喜歡西拉的”,我們想了想,還真是。
后來試了他們家的西拉,確實活潑,結構也不錯,重點是他們家的酒,性價比確實能脫穎而出。
以上就是我們此次寧夏酒莊之行的全程。看完之后,對于為什么國產葡萄酒總是性價比不高你有答案了嗎?期間我們問了每一個酒莊目前的情況,結果基本都是虧損的,而且仿佛已經對虧損無動于衷。不知道是習以為常了,還是勝利在望胸有成竹,還是過于有錢無所謂了。也許是都有?
反過來問為什么進口酒有那么高的性價比?因為他們的葡萄酒產業早已成熟,祖祖輩輩傳承下來,回本大概在祖爺爺那輩就已經實現了吧?現在國產酒不管賣多少錢他們都在虧,只是誰能撐得住多虧一些罷了。
寧夏酒莊能出精品嗎?我認為能。孫淼曾經說過這么一句,“現在都在用有機肥,所有的酒莊都是,沒有人用化肥,大家都知道那是過時了的”。志輝源石的學長也曾經說過,“(酒莊)前期投入一定很大,沒有情懷不可能在這里做葡萄酒,一定是有情懷的有錢人,因為要賺錢時間太長了,我們敬重每一位(往葡萄酒)投入的。”
這也是讓小編感觸很深的一個地方。商人往往互相抨擊,以打壓對方來凸顯自己的優勢,爭名逐利。但這次寧夏之旅我們絲毫沒有見到,每一個酒莊都不曾說任何一句其它酒莊的不好,甚至還有互推的意思。我們看到的是為了共同振興這個產區而抱團取暖的莊主們,沒有商人。
當這些人都開始不計較當前的虧損,不圖當前小利,而放眼未來,甚至寄希望于后代,我認為,國產酒還是有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