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是酒本身難喝
而是酒桌上隱形的“潛規則”讓酒變得難喝
不愿意喝
記得剛上大學的時候,寢室里住著8個同學,有人失戀或者心情不好的時候,那個人就會喝酒。這個時候,大家像是商量好的一樣,都會拿起酒瓶陪著她。
雖然經歷的都是悲傷的時候才喝的酒,那段時光都是心照不宣愉悅的,每一次回憶起來都會有一種意氣風的“少年感”。
那時候,對于酒,對于喝酒,我始終覺得是一件很輕松愉悅的事情!
然而時過境遷,今天的世界,似乎變了
工作以后,我自己都覺得酒不好喝,也不喜歡喝了。
直到我自己從事了跟酒有關的工作以后,再來重新梳理這個問題,我想并不是酒本身難喝,而是酒桌上隱形的“潛規則”讓酒變得難喝,不愿意喝。
01 酒桌上的隱形權利,讓酒變得難喝,不喜歡喝
我們討厭的不是酒,而是酒桌上種種的隱性權力規則:干杯時,杯沿要比對方低;
“領導隨意,我干了”是為了表示服從……
酒桌上,一舉一動、一言一語都充滿了隱性權力規訓。
想起剛工作的時候,有一次去酒文化很濃厚的一個省份出差,天不亮凌晨5點多就一個人拖著箱子趕飛機,到達那里的時候,已經是下午,來沒來得及放下行李就到了飯桌上,對方指著一大杯紅酒對說:“你把這酒喝了,”我用推辭跟對方解釋,沒想到對方聽我說完更堅持起來:“你不喝了這杯酒,我找XX投訴你”
……
心塞
很多人明知道不能喝了還非要繼續喝是有害身體的,而這些心里沒數,熱愛逼人喝酒的大人物,還就愛逼不能喝酒的人喝酒。
他們會說:
“不喝就是不給我面子。”
“來了就是客,不喝點酒,不懂事。”
總之一個概念接著一個概念,只要你不喝,一個個大帽子就往你頭上扣過來。
02 酒桌上的“考試”,讓酒變得難喝,不喜歡喝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聚餐、陪同吃飯時坐在酒桌上才發現,而酒桌無疑是江湖中的江湖。
不僅有坐錯位的尷尬,甚至有時被人叫起來換座位,都不知道自己錯在了哪里。
還有面臨敬酒的考驗:敬酒的順序,什么時候敬酒,敬酒時說什么話,這都有講究。
在觥籌交錯當中,一次次試探、一次次反饋、一次次確認
……
噤若寒蟬
相信這種經歷,提起來都會讓社恐人談“酒”色變。
03 酒桌上的“醉翁之意不在酒,”讓酒變得難喝,不喜歡喝
前段時間,“阿里女員工自曝遭男領導性侵”一案鬧得沸沸揚揚,經輿論場域放大后,引發網友們對于職場性騷擾、酒桌文化等的討論,阿里的價值觀,再次被放到火上烤。
“酒桌文化”嫁接到職場,再跟職場性騷擾掛鉤,就成了滋生猥褻侵害的溫床,借著酒,更不要有借著勸酒犯罪的事情發生了。
在生活中,人們總是“他喝醉了”這句話,作為他做壞事的托詞,用“她喝醉了”解釋她遭遇壞事的原因。
喝酒,成了做錯事的借口,這樣看來,似乎酒本身并沒有問題,而是喝它的人有問題。
04 好喝的酒是什么樣子的?
好喝的酒,是可以一人獨酌,或兩人微醺,或三五人小聚,在聊天說笑間,就卸下一天緊張疲憊的心情。
好喝的酒,是一個可以疏解的容器,容得下所有情緒,能夠容得下身體和靈魂的時間與空間。
好喝的酒,是只要喝酒的人開心就好!
每個人都是一個世界
讓飲酒回歸一種愛好而不是一種必須
讓美酒成為一件讓人快樂的獎勵
而不是讓人恐懼的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