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澳門賭王之子何猷君和名模奚夢瑤宣布了生子的喜訊:
然而,通過何猷君洋洋灑灑上千字的微博,一眾網友們感受到的不是他榮升奶爸的喜悅之情,而更是在炫耀自己為爸爸生了“長孫”以及求得賭王之名“燊”來作為下一代名字的刻意。獲評如此的原因就來自下面這段文字:
不過要說到給下一代起名字,可能是每個家庭都非常看重的一件事情,然而人皆有其名,對于酒款來說也是同理,你有沒有好奇過葡萄酒各自的名字都是怎么來的呢
以葡萄品種命名
許多國家的葡萄酒均以葡萄品種來做酒名,如此較容易辨別。這種命名方式大多是新世界的國家,如澳洲、美國等。例如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黑比諾(Pinot Noir)、霞多麗(Chardonnay)、西拉(Shiraz)等。在歐洲,法國阿爾薩斯和德國的白葡萄酒也經常用品種進行命名,如雷司令(Riesling)等。
不過,這些以葡萄品種命名的葡萄酒都必須是單一品種或單一品種為主,主要品種也需要達到一定的比例方可命名。在美國,其主要釀酒品種的要達到75%以上才可在酒標上標注出來,而在澳洲,這個比例達到了85%。舊世界國家如法國則更為嚴苛,必須100%由該品釀造的葡萄酒才可注明。
以產區或葡萄園命名
以產地或葡萄園命名的葡萄酒大多出現在舊世界,因為舊世界產區大多有著嚴格的規定,每個產區都有特定的葡萄品種,且具有明顯的風土特色,如Barolo、Chateauneuf-du-Pape等,這些酒只需將產區注明,風格便一覽無余。
以葡萄園命名的酒大多出現在勃艮第產區,因為這里是為數不多以葡萄園對酒進行分級的產區。大名鼎鼎的特級園名稱只要一出現在酒標上,立刻能知道它的身價。
不過,這也是舊世界葡萄酒酒標難懂的主要原因。對于對葡萄酒了解不多的人們來說,通過產區判斷酒的風格著實太難了……
以葡萄酒種類命名
以葡萄酒種類命名的酒大多出現在意大利。意大利共有30種DOCG級別葡萄酒,300多種DOC級別葡萄酒。劃分的如此詳細,每種葡萄酒也都有非常明顯的風格特征。例如Brunello di Montalcino DOCG表示由來自Montalcino產區的桑嬌維塞(Sangiovese)釀造而成,Recioto della Valpolicella DOCG表示來自Valpolicellla的風干甜型葡萄酒。相比起以產區命名的葡萄酒,這樣的命名方式更加直接明了,但是,能識別出它們的人更少了……
這種以酒種類命名的方式還經常出現在起泡酒和加強酒中,比如意大利的Prosecco起泡酒,德國的Sekt起泡酒,以及波特、雪莉和馬德拉等。
以酒莊名稱命名
當酒莊或酒廠名氣非常大時,葡萄酒通常以酒莊來命名。如我們都熟知的波爾多列級莊拉菲古堡(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瑪歌古堡(Chateau Margaux)等。這些名稱一提起來就如雷貫耳,所出產的葡萄酒自然也必須掛上響當當的大名。
以品牌命名
很多酒商以其商譽及歷史自創品牌,往往會打造一些迎合大眾口味的品牌葡萄酒。一旦取得成功,產生的品牌效應往往可以事半功倍。比如法國的木桐嘉棣(Mouton Cadet)、拉菲精選(Lafite Selection)等。
以人物命名
用人物給葡萄酒命名也是一種命名方式,不過能登上葡萄酒酒標的人可不簡單,一般都是對酒莊有卓越貢獻的人。這個人可以是酒莊莊主或創始人,也可以是其它的重要人物,更可以是某個著名的歷史人物,例如著名干邑品牌拿破侖(Courvoisier)等。對于大多數國人來說,最熟悉的、以人物命名的葡萄酒非美國納帕的姚明(Yao Ming)莫屬啦。
借名
借名很大程度上是以營銷為目的,這種命名方式在新世界很常見,尤其是美國。“借名”的葡萄酒一般都沒有非常嚴格的規定,它們一般會采用那些著名的葡萄酒產區來命名,比如在美國生產的“香檳”或“夏布利”等。不過,這種命名方式這很容易令消費者混淆兩者之間的區別。況且由于現在市場上到處充斥著一些廉價或劣質的葡萄酒,常常令人無法欣賞到那些著名產區的真正風格。
以故事或傳說命名
以故事或傳說為葡萄酒命名,不僅新奇有趣,也同樣令人印象深刻。最著名的葡萄酒莫過于智利干露酒莊旗下的紅魔鬼葡萄酒系列了。據說在1891年,干露酒莊創始人聽釀酒工人說酒窖里有鬼,便刻意將此事散播了出去。從此,小偷再也不敢來光顧這家酒窖,紅魔鬼的名稱也因此而來。
看到這里,不知道你看懂葡萄酒的名字都是怎么來的了嗎?
-END-
葡萄酒評論新媒體編輯
歡迎轉發至朋友圈
轉載,請聯系“葡萄酒評論”微信后臺。
部分圖片選自公共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異議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