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WBO 蔡夢藜
盡管在業內人士看來,中國近兩年的葡萄酒市場遠不如以前瘋狂。但這并不能阻擋更多的業外資本涌入這個行業。
更有不少投資者直接到海外收購酒莊,然而,在這些收購酒莊的業外資本中,做得風生水起的并不多。相反,有些人甚至選擇變賣酒莊退出。
部分外業投資者入局后,對葡萄酒提不起興趣
一位酒類營銷策劃人士在談到與這些外業資本合作的經歷時表示:他們都是很有實力的企業家,在自己原來的領域很成功。但是其中有一些老板運作葡萄酒幾年了,葡萄酒公司業務進展卻非常緩慢,甚至還連年虧損。
該人士分析:從投資者個人角度來看,他們在葡萄酒領域不如曾經的行業那樣成功,其原因不是資本問題,也不是不敢投入,而是作為老板本人并沒有與整個行業打成一片,有的對葡萄酒也沒有感情。一些外業資本家可能還看不起葡萄酒經銷商,不愿意和他們交往,全部交給經理人去打理關系。經理人一流動,可能情感的紐帶就斷了。
“我曾見過一位建材投資葡萄酒行業的老板,他很喜歡和原有建材經銷商交流,可是對葡萄酒經銷商卻沒有興趣,不關心他們的痛點,如何能夠達成深度合作?”這位人士指出,當前市場格局下,葡萄酒經銷商打款額度不高,可能也是外業資本進入行業之前沒有料想到的。
曾接觸過多家進入葡萄酒行業的業外資本的劉峰偉指出:葡萄酒行業在許多業外資本看來是個光鮮的行業,不少人也認為有市場機會,且對自己的背景與實力都有自己的認知,因此才會進入這一行業。但事實上,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發展階段。
外業老板更需要泡在葡萄酒市場中
劉峰偉認為:不少業外資本敗走麥城,正是因為并沒有清晰了解葡萄酒行業的“游戲規則”,導致市場方向出現根本性錯誤。
“以中國最早在法國收購列級莊的河北鋼鐵資本為例,當年他們認為白酒通過專賣店模式做的風生水起,葡萄酒也可以,于是砸重金在中國建立專賣店。但事實上這在當年卻難以帶來業績,自己也吃了不少虧。”劉峰偉指出。
對此,深圳智德營銷策劃的創始人王德惠指出:葡萄酒跟任何商品一樣,有自己的特性。故不能用原先的經驗去看待葡萄酒產業。你有創新的精神對,但行業本質必須要懂。如果你做的是跟趨勢背道而馳的,那投入再多的錢都沒用。
“而像天鵝莊的李衛就走的品牌運作與深耕渠道路線。將渠道下沉,把主要的時間和精力都放在與葡萄酒經銷商的接觸上,加之自己做地板時積累下來的品牌推廣能力,兩者結合在一起,讓其他企業難以復制。”劉峰偉說道。
事實的確如此,筆者在與天鵝釀酒集團的工作人員打交道時,了解到該公司董事長李衛一年之中大部分時間都在出差,且基本是深入有經銷商的城市,跟客戶打成一片,了解他們的需求,再對自己的戰略與戰術做出調整。久而久之,李衛便成為了一個對市場反應迅速,非常有市場感覺的一個老板。從葡萄酒行業的小白到登臺侃侃而談“天鵝莊大金羊案例”,李衛用了三年多時間。
如何才能變身“行業老司機”?
劉峰偉建議:業外資本進入葡萄酒行業,可以不著急投入太大,而是先小打小鬧,在市場找找感覺。然后確定一條適合市場、適合自己的方向,再將自己的市場資源、人才資源等疊加進來,進行更大的投入。這樣往往更容易出成績。畢竟你方向對了,有些戰術性錯誤可以更正。而當你方向錯了,砸再多錢用處也不大。
而王德惠則表示:在進入這個行業之前,業外老板其實可以花點小錢,抑或讓朋友介紹,找尋一些對葡萄酒產業、行業非常懂的人來進行研討,通過他們的介紹與出謀劃策,可以很好地了解行業的情況,并且通過觀點的碰撞與自身特色進行結合。
“其實最好的辦法,還是重新找到精于葡萄酒營銷的中高層,把資本方與經營方相對分開。”法國嘉詩達酒莊中國區代表張俊慶說道,“其實很多業外資本都很有實力,但我接觸過不少資本賣酒或收購酒莊之后,仍然是資產型運作模式而非快消品模式,公司中高層亦很多都是原行業的人。他們甚至連定價都未參考市場同類競品,導致許多產品定價過高。”
張俊慶認為:他所接觸的業外資本在葡萄酒行業進展不力,其實終究還是人力資源配置的問題。但若將核心人力資源進行快消品化的設定,效果便會大不相同。
“有些投資者一進入葡萄酒行業就交了高額學費,在于投資者不懂行,招聘的職業經理人對老板進行誤導,當老板發現時已經造成巨大損失,關鍵是耽誤了寶貴的時機。因此,業外投資者要變身行業老司機首先要對行業的人力資源有深入認識,高層管理人員的職業背景調查不可或缺。”一位曾經更換了幾位職業經理人的投資者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