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我發文,研究白酒在海外的人氣和評價。原文鏈接請戳:茅臺在歐洲只賣1700,即使便宜,白酒也沒啥人氣,還被外國人誤解
文章評論里,大家討論得最多的,是“雖然現在茅臺市值高,但是年輕人都不喝白酒。如果白酒不掌握未來的消費群體,發展不會長遠”。
好像還真是這樣!即使是市值突破新高的茅臺,也逃不開消費人群老齡化的魔咒。
CBNData的數據顯示:“茅臺2017年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加58%;水井坊凈利潤同比增長約49%,但在目前這一輪行業增長中,以中等收入家庭和商務人士為消費主力的人群成為中流砥柱。”
“而且從消費者年齡結構來看,依然以60后、70后為主,老齡化趨勢明顯。”
大部分年輕人對白酒不感興趣,為什么呢?
一、白酒的口感不是大部分年輕人的菜。
年輕人即使在家開瓶酒,自己慢慢品味,也選擇洋酒、葡萄酒比較多。搜索一下,還能發現很多網友提出“白酒為什么這么難喝”的靈魂拷問。
二、喝白酒的場景離年輕人比較遙遠。
大部分時候,白酒≈社交往來、人情世故。在飯桌上推杯換盞的喝酒情景,有的年輕人沒怎么接觸過。有些剛走上職場的年輕人則對這種場景心生厭惡,比起在酒桌上陪著笑臉說一些場面話,還是跟朋友啤酒擼串、蹦迪喝洋酒來得過癮。
至于自斟自酌喝白酒,有的網友說,白酒的個中滋味,是要嘗過人生百味后才懂得欣賞的。年輕人閱歷不夠,在喝可樂就很開心的年齡,要去細品一杯白酒的醇、柔、順、辣……太難為年輕人了。
三、白酒看起來似乎不時尚。
先說包裝。大部分白酒的包裝雖然看上去都挺貴的,可是要么看著很嚴肅,要么一股濃濃的中老年的味道。看重顏值的年輕人,光看到白酒的包裝就不想去嘗試了。
再說配餐。聽說要油膩的菜才適合下白酒,比如花生米、烤鴨、豬蹄……但時髦精不都是吃沙拉的嗎?吃這些油油的菜可是會長胖的!
其實這幾年,白酒也不是沒進行過年輕化的嘗試。
比如從內到外年輕化的白酒:江小白。用江小白語錄和消費者互動;口感和香味清甜,不追求復雜度。但經常被吐槽又貴又不好喝,還時不時被爆出銷量下滑的負面新聞。
還有一些大白酒企業推出價格實惠、包裝年輕化的小酒。比如郎酒集團的“小郎酒“、瀘州老窖的“瀘小二”、洋河的“洋小二”……營銷風格上,大致上是跟江小白類似的青春文藝路線。
很多小酒的具體銷量沒有查到,但我猜不會特別理想。因為光從包裝和營銷來看,小酒年輕化的效果并不好;而且市面上也沒有出現真正叫得響亮、一呼百應的年輕白酒產品。
這幾年漢服、古風的流行,說明年輕人并不是對中國文化沒興趣。但漢服圈、JK圈、lo圈等文化的興起,說明年輕人對審美和自我認知有自己的一套標準。換句話說就是,沒那么好忽悠了。
白酒年輕化,我認為根本要解決的是年輕人對白酒產生的應酬、油膩、中老年等聯想,然后再根據不同的個性需求來打造產品,不是簡單粗暴地換個小包裝、賣個青春文藝的人設就能搞定的。
不過對于白酒的年輕化,我可能是瞎操心。隨著年齡增長,當年意氣風發的少年終將油膩。在職場混久了,自然會推杯換盞;識盡愁滋味之后,也會自斟自酌,品一品如人生百味的一般的白酒。
完結撒花。
感謝您閱讀今天的文章,
如有不當或錯誤之處,歡迎批評指正。
要是覺得還不錯,點下喜歡鼓勵一下吧。
關于作者
棉棉的葡萄酒日記:WSET 3/奢侈品管理專業/常住法國/吃喝圈非著名人士。
#七月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