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WBO團隊
"
復工開始后,葡萄酒行業的“自救”一直沒有停歇,但大家瞄準發展的方向卻各有不同。疫情過后,葡萄酒行業究竟會在頭部品牌帶頭復蘇的引領下,進一步強化品牌化格局?還是在全民短視頻直播帶貨的大潮下,加劇市場碎片化呢?
"
1
向品牌化聚攏是大趨勢,國產酒發力加碼的機會到了
在寧夏西鴿酒莊莊主張言志看來,未來5—10年品牌化集中的趨勢依然明顯,而小而美的品牌會豐富市場需求,市場會呈現出比較活躍的狀態。
張言志認為,不管有沒有疫情,葡萄酒行業已經進入洗牌期,疫情只是加速了這一進程。“向品牌化聚攏肯定是大趨勢,品牌化說大一點是中國繁榮經濟下的必然趨勢,放小一點是行業發展的趨勢,任何一個行業隨著它越來越成熟,或者說越來越從廠商市場轉變為真正的消費者市場的時候,那必然就是一個品牌化聚攏的趨勢。”張言志說,品牌的背后是品質、安全、故事或某種象征意義,這是都是消費者重要的購買理由。
張言志表示,市場的碎片化是年輕消費者主導的新消費習慣所帶來的,有趣、新奇、有一定品質、會講故事的產品都有可能成為年輕消費者喜歡的“小而美”品牌,“這種小品牌成功的偶然性比較大,生命周期可能較短,當然在這些小品牌中也會沉淀出一些真正的好品牌,但這些沉淀下來的品牌大概率也會走上我們現在所說的品牌化道路。”
同時,這也是中國葡萄酒超車的機會,“相比于進口葡萄酒會受船運、到港后多次周轉運輸的影響,國產酒的運輸交貨簡單、沒有大的溫差考驗、也沒有過多的周轉風險。另外,中國葡萄酒還有語言優勢,中國消費者在選酒時可以直接看懂。”張言志說,中國葡萄酒現在最重要的就是釀好酒,在品牌、性價比、故事性等方面給予消費者足夠的消費信心和消費理由。
2
碎片化或將進一步加劇
在長沙葡壹精品酒業總經理方奕看來,疫情過后,市場碎片化將進一步加劇,“特別是團購商具有靈活性,可以隨時轉換方向,大品牌公司受制于自身定調的策略,自身體量大的情況下很難突然掉頭、轉換方向。”
方奕認為,一些具有品牌優勢的產品在疫情緩解后率先恢復的現象是正常的,但是和品牌往年同期對比,總量上是下降的。“如果一個飽和的大品牌在疫情下爆發出大的增量,我認為這個質變是可以被認同的,但如果是一個本身體量小的品牌爆發了增量,實際上它的質變沒有那么明顯。”
方奕表示,這次疫情后肯定會淘汰一部分做得不好的團購商或中小公司,但是市場的碎片化會進一步加劇。
廣西一位進口商告訴WBO,疫情造成大量庫存積壓,市場競爭會變得激烈、混亂,“有不少進口商手中有庫存,疫情結束后,他們急于回籠現金,發貨的門檻更低,意味著碎片化還將加劇。”
3
品牌化格局短期內不會改變,渠道和終端碎片化仍將繼續
北京高樂酒業總經理常亞楠認為,疫情過后,行業品牌化聚焦會進一步增強、品牌格局短期內不會改變,但市場碎片化的趨勢依然存在并會逐漸明朗。品牌公司復工更容易受到行業內外的關注,大家會關心他們的復工動作,但是不少中小公司、酒商實際上動作也很積極,只是大家對他們的關注度低。
“碎片化是現在行業的主要形態,葡萄酒品牌在布局落到終端時的主流打法就是碎片化。”常亞楠說,不少國際葡萄酒品牌在進入中國市場后,布局到渠道、終端時還是使用了主流的碎片化打法。
常亞楠說,近期通過對部分商超、煙酒店、連鎖門店的觀察,發現奔富、紅魔鬼、蒙特斯等大品牌流通貨的出貨情況相對較好,“像這種大的品牌流通貨或者國際知名品牌,它們的基數大、渠道布局更豐富,市場見面率更高。”
4
頭部和腰部核心品牌趨勢明顯,渠道將進一步細化
上海閱葡咨詢創始人劉震認為,品牌的資源集中,在這次的危機中抗風險能力更強。在疫情后,因部分中小企業淘汰出局而騰出的市場份額會成為品牌擴張的機會,品牌化是最終趨勢,“未來市場會呈現出頭部品牌越來越集中、腰部核心品牌聚攏的穩定格局,越往下的小品牌或產品會呈現流動性明顯的趨勢。”
“但在未來,渠道會更加碎片化,渠道會再次進行精準劃分。”劉震說,渠道碎片化是指渠道商會進一步定位目標消費者,比如團購商可能會細化出針對社區服務的團購業務,各個渠道或許會再一步被精細劃分。
在劉震看來,商超、餐飲、酒類連鎖門店是品牌不能放棄的渠道,“因為這三個渠道很特殊,是品牌可以直接觸達C端消費者的主要渠道,占領這三類渠道也代表著會進一步鞏固 品牌在消費者心中的印象。”
劉震表示,目前很多品牌都希望能在零售價600—700元左右樹立價格標桿產品,“頭部品牌還有一定的看漲空間,葡萄酒不像白酒有那么大的體量,中國酒類消費者的消費習慣還是側重于白酒,但是葡萄酒品牌還是在試圖建立起自己體系內的品牌價格標桿。”
5
對標白酒,葡萄酒的品牌價格體系確立還要多久?
在方奕看來,葡萄酒和白酒二者之間有著很大的區別,葡萄酒最終也不會形成白酒的價格體系。“雖然高端葡萄酒在價格上會和名優白酒對標,在價格上沒有天花板,但葡萄酒的產量是有天花板的。”方奕說,葡萄酒的產量有限,不像白酒可以量產,同時葡萄酒也沒有占據很大的市場體量,想要形成類似白酒品牌的體系的可能性很小。
“白酒價格實際上是葡萄酒的價格參照,理論上葡萄酒最后會走向白酒品牌的價格分布趨勢,但葡萄酒現在還沒有真正確立品牌格局,還處于碎片化的狀態,所以短期來說無法實現。”常亞楠表示,白酒現在有低端、中低端、次高端、高端等價格梯度,并且一直以來走的是“量價提高”的路線,而進口葡萄酒在最初則是相反的方向。此前,有一些酒商通過信息不對等賺差價,但現在隨著價格透明化、競爭激烈,葡萄酒的售價從非理性回歸理性曲線,但現在也還沒有像白酒那樣更加細化價格區間。
張言志表示,中國白酒可以認為是最了解中國市場的酒品,對市場消費需求變化等方面敏感度最高,而葡萄酒在中國市場的發展模式屬于“中西結合”,“換句話說,就是沒有像白酒品牌那樣貼合市場的真正需求。品牌白酒會成為風向標,葡萄酒會更多地去學習白酒如何處理與渠道商和消費者的關系,逐漸地向白酒品牌看齊,而不僅是僅對標價格結構。”
疫情后,葡萄酒市場向品牌化還是碎片化方向發展的話題WBO還將持續解讀,4月1日晚上8點(周三)WBO商學院抖音公開課,我們將邀請上海閱葡咨詢創始人劉震,WBO葡萄酒商學院院長楊征建連麥進行討論,希望他們觀點的碰撞能夠讀者帶來更多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