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是以葡萄為原料釀造的一種果酒,其酒精度高于啤酒而低于白酒,不僅可以美容養顏抗衰老,在預防很多疾病上更是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俗語有云,酒是陳的香。那葡萄酒也是如此嗎?葡萄酒有保質期嗎?過了保質期的酒還能不能喝?
其實,對于酒精性飲料而言,并不存在一個刻板的“保質期”。
“保質期”源自強行規定
如果你在一瓶進口葡萄酒的背標上看到“保質期10年”這樣的字樣,那完全是因為中國《食品法》以前的強行規定,它規定葡萄酒必須要標注保質期,即便這沒有任何意義,因此生產商們都把保質期標注為最大期限的10年。而在國外,葡萄酒并沒有保質期這一說法。
而隨著2008 年出臺的《食品標識管理規定》:乙醇含量 10% 以上(含 10%)的飲料酒、食醋、食用鹽、固態食糖類,可以免除標注保質期。這就意味著酒精度 10% 以上的葡萄酒可以不標保質期,默認為長久保存。
但即便有了這個規定,很多生產商依然堅持在背標上標注保質期。
一是為了市場需求,因為絕大部分消費者對這類規定并不了解——喝慣了有保質期的酒,看到不標保質期的自然心里犯嘀咕。
二是為了避免報關時候遇到麻煩,因此依然沿用“10年保質期”這個概念。當然現在也有很多“20年保質期”,甚至不標注“保質期”的背標出現,這都屬于法律允許范圍內的正常現象。
過了“保質期”的酒還能不能喝?
只要保存得當,就沒問題。
世界上至少95%以上的葡萄酒都應該在它們很年輕的時候就被喝掉,因為這些平價葡萄酒在它們年輕時口感是最好的,但小編要強調的是,即便年老了,它們也并沒有變質,只是風味變差了。所以,對于葡萄酒而言,討論“保質期”,不如討論“適飲期”。
而對于一些優秀和昂貴的葡萄酒來講,“保質期”的說法更是毫無意義,這些葡萄酒需要在良好的儲藏條件下長期陳化,在它們年輕時候飲用反而風味不佳,有的葡萄酒甚至需要十至二十年才能到達成熟期,這才它的最佳適飲期。在中國的終端銷售市場,超過所謂“10年保質期”的高質量葡萄酒也普遍存在,最著名的莫過于1982年的拉菲,1990年的羅曼尼·康帝等等。
事實上,法國很多優秀的葡萄酒,都合適在放置10年、甚至15-20年之后飲用,比如:波爾多列級莊、士族名莊(中級莊)、貴腐酒、勃艮第特級園、一級園、埃米塔日和教皇新堡等等。
過了“保質期”的酒還能不能賣?
可以。
如果你仔細走訪中國的大型連鎖商超以及一些中高端葡萄酒專賣店,你能找到很多本世紀初甚至上世紀的老年份精品葡萄酒。
據我們百特酒業集團負責全國大型商超渠道的嚴先生介紹,相關管理部門及超市本身都沒有發布過要求過了所謂“保質期”的葡萄酒從貨架上下架的通知。
怎樣快速識別變質的葡萄酒
說了這么多,也許有人要問:那么,葡萄酒就不會變質了?
會。
葡萄酒過了最風華正茂的年紀,也會衰老,也會變質,更多的時候是因為保存不當而造成酒質粗糙或變得酸苦有異味,因此不能說在保質期內質量就不會有問題,過了保質期質量就有問題,不能喝了。
事實上,無論保質期內或保質期外,如果已有不好的異味或淡如“潲水”,完全沒有了葡萄酒的特性,就不必冒險飲用了;若只是骨架松散,香氣無蹤,口感變得較酸,可以喝,但也已經失去品嘗葡萄酒應有的意義。
那么,如何快速識別一瓶葡萄酒是否變質了呢?
看
開瓶前,如果發現軟木塞被從瓶中凸了出來,那就意味著這瓶酒可能經歷過高溫,導致瓶中氣壓升高、酒塞凸出。
如果一款紅葡萄酒的顏色黯淡,沒有光澤,或呈現出棕色,那它可能已經過度氧化或者受到了其他污染。而白葡萄酒若是呈現出很深的黃色,也可能是發生了過度氧化。
如果在一瓶非起泡葡萄酒中發現氣泡,這就意味著該酒很可能在瓶中發生了二次發酵。
聞
有舊衣櫥的味道,如發霉、陳腐、濕紙板的味道,那么這款瓶酒就是變質了。
出現其他品種的味道,例如非雪利葡萄酒聞起來卻像是雪利葡萄酒的味道,那它很可能已經變壞了。
出現煮得過熟的水果的味道或者濃郁的葡萄干味道,那么這些就是酒已經變質的跡象。
品
如果酒中帶有刺激的、醋酸似的或者化學物品似的風味,那說明它已經變質了。通常在品嘗之前,這樣的味道就可以聞出來。
如果一款酒的口感寡淡、沉悶,缺乏應有的果香,那么這款酒可能已經變質了。